

你的想象中,古樸與現代相結合,不僅有顏值,還有書香的圖書館,是什么樣子的?這座圖書館會不會出現在鄉村里?
3月初,天氣晴好,走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劉家堡村,坐落于此的小店區圖書館分館,給出了一個驚喜答案。
打卡新熱點
在劉家堡村非遺文化一條街西南,一棟磚紅色墻體與玻璃墻面相結合的不規則造型建筑,呈現在眼前。側面的外觀像是一個巨大的長方體,約有兩三層樓高。
從玻璃門進入,眼前豁然開朗。開闊的空間有近十米高,前部兩側通頂的一列列書架與玻璃墻面相間,幾面巨大的落地窗,讓你坐在室內也能盡覽春光,心情自然舒暢起來。
圖書館中部呈階梯狀,兩側有小臺階,可以上下,或站著翻找側面書架上的書籍;中間的臺階較為寬闊,能席地而坐,亦可坐在色彩繽紛的大圓墊子上,隨心自在。
最高處有個平臺,豎立著一排雙面書架,擺放著幾組沙發和桌子,讀者可以在這里看書寫字,十分方便。
經過3個多月的建設,去年9月份,這座小店區圖書館劉家堡分館正式開放。投入運營后,這里成為村里的文化新熱點,不少附近村的鄉親們也爭相來打卡,成為這條非遺文化街上的新景致。
圖書館面積約1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00余人閱讀。目前藏書有1萬多冊,涉及古今中外名著,還有各類工具書、小說、傳記、歷史書籍等等,品類豐富多樣。
日常好去處
“這里光線很好,我每天有空就來看2個小時書,感覺環境特別舒適。最近迷上了中醫類書籍,上面還有沙發和桌子,看到喜歡的內容我會做筆記。”村民張林珍今年常來這里閱讀,坐在圖書館最上邊的平臺處,一本《湯頭歌》令她愛不釋手,最近已經看完三分之一。
四磨湯、正氣天香散、丁香柿蒂湯……在一個小小的“語文本”上,張大姐密密麻麻寫滿了“筆記”,她將這些感興趣的治病組方記錄下來,學習研究。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有理有據、淺顯易懂,現在我和家人都很注重健康和養生,在這兒看不過癮,我還買了一本放在家里,想起來隨時翻翻。”張大姐說,來的次數多了,漸漸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現在孩子也大了,屬于我自己的時間比較多,村里有這么氣派的圖書館,真是一個好去處。”
劉家堡村黨委副書記王俊利介紹,鄉村振興工作的有力實施,不僅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更讓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這個圖書館每天早上8點半開門,晚上9點半關門,吸引了不少村民前來看書學習,營造出全民閱讀的氛圍。
周末更熱鬧
村民楊仁萍在附近經營一家飯店,閑時也來此看書,尤其喜歡研究菜譜。她直言,有了這個圖書館后,孩子經常主動來看書學習。“孩子就在村西的小店區六中上初二,現在每周五晚上和周六、日,他常常泡在這里,寫作業、看書、學習,他很自豪,我很欣慰。”
同在附近念初二的常鑫熠等幾名同學課間來圖書館參觀,立刻被這里明亮又個性的風格吸引。
“前段時間我就看到同學拍照發朋友圈了,說周末來村里的圖書館看書學習,很愜意,我住得遠,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今天一到這兒,我就看見一本《世界古文明》,感覺書的內容非常不錯,希望有時間再來。”常鑫熠和同學們有個共識,認為這個圖書館太潮了,一點也不“鄉村”,像是“網紅”圖書館。
王俊利介紹,目前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后,附近中小學的孩子們會來圖書館寫作業,家長們忙完過來接。每到周末和假期,不少孩子整天泡在這里,浸潤在書香中,享受有滋有味的“悅讀”生活,家長們也很放心。
有書為枕夢亦甜,最是書香能致遠。看到鄉村圖書館這么受歡迎,劉家堡村今年計劃再增加1萬冊圖書,并完善相應設備、分類整合書籍,適時推出借閱服務,以更加方便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