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協商代表,參加了太原市家政服務行業第一份集體合同的簽訂;負責運營太原市家政、養老小微企業孵化基地后,130余家小微企業從這里誕生……見到2023年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慧芳時,她正埋頭學習,準備參加全省家政服務行業的技能比賽,“希望拿個好成績,為太原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增光添彩。”陳慧芳說。
2013年,大學畢業的陳慧芳進入山西家福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商貿產業孵化園區。該園區重點孵化家政、養老等小微企業。陳慧芳從家政服務員做起,開啟了自己的職業歷程。在這個行業,大學畢業生鳳毛麟角。陳慧芳以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從護理老人、居家保潔到春節擦玻璃,再到照顧孩子,很快就掌握了家政行業各種服務模式,對家政行業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根據自學的園區運營理論模式,結合一線工作經驗,形成《規范家政服務行業標準,提升家政服務人員職業理念》項目規劃書,在一次討論會議上向公司作了陳述。陳慧芳的理念和思路獲得認可,隨后被公司聘任為太原市家政、養老小微企業孵化基地項目負責人。
在陳慧芳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一摞摞護理專業和管理類書籍。陳慧芳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進入家政行業以來,學習勁頭不輸求學時期。
“我負責孵化基地項目后,正趕上太原市大力開展‘雙創’工作,基地的發展也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工作面積增加了兩倍,累計組織開展就業培訓150場,共計3000多名大學生、退伍軍人、貧困農民通過培訓掌握一定技能,幫助350名家政人員找到適合的崗位。”陳慧芳說。
為了使傳統的家政產業與“互聯網+”相結合,陳慧芳還負責起太原市家政、養老小微企業互聯網平臺的運營,通過線下指導和線上“互聯網+家政、養老服務”的運營模式多渠道孵化企業。截至目前,園區已經孵化家政、裝修、家教類小微企業130余家。
“家政行業門檻低,以前從事這一行業的大部分是農民工或者低學歷婦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家政以及養老服務人員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陳慧芳認為,家政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它需要更多的有現代服務理念的企業來滿足市場,家政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觀念也需要改變。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從事家政服務業就低人一等,我們的工作就是用學到的知識、受到的教育去為更多的家庭解決困難、減輕負擔。”陳慧芳不僅在培訓中給大家講,還在工作中現身說法去做。
家政服務員郭大姐告訴記者:“我們姐妹們每次有人上崗,慧芳只要有時間,都會陪我們去,跟雇主平等地聊天,教我們職業禮儀。現在,我們把家政服務當工作做,而不是‘伺候人’,有了職業感,心態變了,工作起來就輕松了。”
陳慧芳還注重家政從業人員掌握更多現代技能。她組織1000余名家政人員學習用手機App接單,大大增加了家政服務人員就業的靈活性與便捷性。
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2019年,陳慧芳成為太原市家政行業工會聯合會干事,當選職工代表。在新的崗位上,她積極宣傳工會工作,帶動2000余名家政服務員加入了工會。2022年9月,她負責編輯的《太原市新就業形態(家政)勞動者入會須知66條》出版發行,在全行業發放宣傳。她創新地提出建設“入會宣傳角”概念,為最基層的“家政人”搭建起與工會組織溝通的橋梁。截至2022年底,太原市家政行業工會聯合會已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2萬余人。
2020年,陳慧芳被推薦為太原市家政服務行業集體協商職工代表,參與了太原市首次家政服務行業集體協商。在協商中,她從不同角度提出創新性思路,推進集體協商進程,全力為家政從業人員爭取合法權益,為太原市家政服務行業第一份集體合同的簽訂貢獻了力量。
太原市“最美家政人”、太原市“巾幗標兵”、山西省總工會第十四屆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一連串榮譽的背后,是對陳慧芳工作的肯定。陳慧芳認為,家政行業前途廣闊,在這條路上,自己要做的工作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