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扎根一線,巡線里程超2萬公里、連續5000余天開展作業“零差錯”“零事故”……“讓我來,我先上”,在同事的印象中,這句話是馬強的口頭禪。
在維修工這個崗位上堅守15年的馬強,先后獲得“山西省燃氣行業技能大賽燃氣具安裝維修第一名”“山西省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和“時代新人·晉陽工匠”稱號。殊不知,他走上這一工作崗位曾經有過內心的糾結,起初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
年輕人的糾結與彷徨
6月13日,記者見到馬強時,他正在富力城商場旁維護天然氣管道,戴著厚厚的手套,停氣、拆除連接口、封口,馬強的動作一氣呵成。馬強從事的天然氣管道維修,是個又臟又累的工種,天天跟易燃易爆的天然氣打交道,危險性也時刻存在,而當一名管道維修工,早年也根本不在他的職業規劃中。
剛到天然氣公司入職時,馬強被分配到公司工營事團管理站維修組當維修工。每天穿著油膩的工作服,提著沉重的管鉗子,跟著工人師傅搬煤氣表、鋸管子、擰螺絲,摸高爬低,上大學時學電商專業的他心高氣傲,一時還轉不過彎來。他心想,我一輩子就干這個工作了?這個崗位怎么可能實現我的人生理想?心里那個憋屈就別提了。一度時期,馬強覺得自己大材小用,想想自己的同窗好友,大多西裝革履的當白領,馬強一肚子委屈,著實有些接受不了。
在實干中找到成就感
馬強態度的轉變緣于一次搶修。當時是凌晨5點多,馬強接到服務區一所學校的食堂用戶打來的求助電話,對方焦急地說:“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沒氣了,有幾百名學生幾個小時后就要吃飯呢!”
馬強跟隨單位的一個師傅前去搶修,到了現場發現是灶具問題,但灶具并不是他們的維修范圍,食堂的一位大姐怯怯地問:“能幫著給看看嗎?”和他一起去搶修的師傅沒有猶豫,一口答應了。很快,他們幫助修好了灶具,保障了所有師生的正常用餐。這次搶修經歷,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成就感。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馬強在逐漸適應,也在慢慢調整。公司有一個傳統,就是“傳幫帶”,由老員工做師傅帶新人。“如果新人來了請教你怎么干,一問三不知,還不讓人笑話?每年單位都有技術比武,看著人家上臺領獎,咱也羨慕。”馬強當時這樣想。
想通了這一層,這個之前連管鉗都沒摸過的后生,開始撲下身子干起來。公司組織的培訓,他認真參加;老師傅的現場傳授,他認真實踐;公司指派的任務,他搶著干。每完成一項任務,他都要認真總結得失。從不漏氣到精準減少誤差,再到講究橫平豎直,他的活兒越做越熟練,越做越“漂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學習實踐,馬強慢慢從剛開始的“門外漢”,成長為燃氣管道維修工崗位的技術骨干,直至成長為技術能手。
2017年,他代表太原天然氣有限公司參加全省燃氣行業技能大賽,在全省各燃氣企業派出參賽的約40名崗位能手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燃氣具安裝維修工”比賽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
小團隊的發明與創造
短短幾年時間,通過潛心鉆研工作技能,馬強從當初的“門外漢”,成長為單位的技術骨干。為了在燃氣行業跨越式發展中作出自己的貢獻,馬強和他的維修團隊在工作中經常會有些小革新、小改造、小發明。
其中一個是“微型打壓氣泵管道檢漏法”。燃氣行業對管道的密封性有較高的要求,在管道安裝完畢或檢修之后,必須進行檢漏。檢漏的目的是保證管道氣密性符合運營標準。長期以來,燃氣管道檢漏大都使用檢漏儀檢漏法、皂液檢漏法、鼻嗅法等,工人師傅維搶修完要打壓上膠皮管,然后用嘴吹來進行打壓,費力又不安全。鑒于這種情況,經過多次試驗,馬強和他的小組嘗試使用微型打壓氣泵進行管道檢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燃氣檢漏工作中的安全系數。以他為核心的小組最終獲得公司“五小成果”技術革新三等獎。
馬強所在的工營事團管理站主要服務于工業、營業、事業、團體等燃氣大用戶,此類用戶的拆、改、遷、增作業一般由維修組負責。鑒于工作現場大部分空間狹小,設備復雜,燃氣設施大多與墻體的距離較近,大型吊裝機械無法在現場進行作業等特點,馬強經過琢磨發現,作業現場有部分管道、法蘭盤、螺栓可以充分利用,便開動腦筋,利用用戶現場施工材料,在兩面墻體和地面確定三個支撐支架點,支架末端焊接法蘭盤,在墻體用電鉆打眼,用螺栓固定法蘭盤與墻體,解決吊裝人力無法舉升燃氣設備,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成長靠努力不靠運氣
馬強立足崗位勇于探索,在日常拆、改、遷、增、維搶修中,自創了搶修工作要“快”、巡檢工作要“嚴”、安全檢查要“全”的工作方法,并在全站得到推廣,帶動全站職工有效提高了維搶修及時率。
近幾年,太原天然氣公司最重的任務就是在全市范圍內進行的天然氣置換工作。作為工營事團管理站的技術骨干,幾乎每一個置換區域都少不了馬強的身影。
燃氣維搶修一直都采用用戶報修、派票服務的模式。為了適應公司創新服務跨越式發展的要求,馬強和團隊提出了服務由被動式向主動式服務的轉變。今年,全站維修工與抄收員、安檢員結對子實現客戶網格化管理。抄收員在每天的抄表過程中,安檢員在每天的精巡檢過程中,將各類客戶隱患違章問題及時反饋給結對子的維修工,維修工及時進行維搶修作業,有效保證了違章隱患的及時消除。
一個原先連管鉗都沒有碰過的人,最終能成為管道維修領域的佼佼者,靠的不是運氣,而是努力。“什么是‘工匠精神’,我認為‘工匠精神’就是要不斷追求、不斷提高,這個東西是沒有盡頭的,今天你干的這個方法可能明天就需要換另一種,后天就又會有新的方法,需要不斷學習。”馬強說。記者于健
短評
在平凡中書寫不平凡
當下,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眼高手低,總喜歡把自己的工作目標定得很高,喜歡眼睛向上看,看不起基層工作,這種“仰望星空”難免成為“一場虛空”。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奮斗者,要放下架子,邁開步子,主動到基層的沃土中去學習鍛煉。把學歷轉換為能力,把學識轉變為見識,努力成長為可堪大用、能挑重擔的棟梁之才。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平凡與偉大的辯證關系始終不變: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大事業。堅守平凡,終成不凡。我們的崗位或許不同、職業或許有異,但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