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基層醫療戰線20余載,用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作風,守護百姓健康,他是被鄉親們口口相傳的晉源區姚村鎮衛生院院長兼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張瑞璇。近日,張瑞璇喜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我的父親是一名鄉村醫生。從小目睹父親走村串戶為一個個傷風感冒、頭疼腦熱、生瘡害病的鄉親們解除病痛,我就夢想著長大后能像父親一樣懸壺濟世。”張瑞璇說,后來他考入山西醫科大學,學習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后來到晉源區成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
走上工作崗位,張瑞璇刻苦鉆研現代醫學理論和技術,潛心學習父親傳授的針灸、小針刀、埋線等中醫特色療法。在晉祠鎮中心衛生院內科工作時,他經常挑燈夜戰查閱醫學資料,與同行前輩探討病理病因、治療方案。只要有省、市級醫學專家下基層坐診,他就抓緊機會,認真觀摩、虛心求教。經過不懈努力,張瑞璇的診療水平和管理能力明顯提高,晉祠鎮中心衛生院內科的門診接診人數和住院人數大幅度上升,常見病、多發病的治愈率顯著提高,轄區居民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鎮,門口住院治”的目標。
2013年7月,張瑞璇負責籌建晉源區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他四處奔波,努力解決場地、資金、人員等問題。新城衛生服務站最終建成投用,并與省中醫院、山西大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建立協作關系,實現了省級專家定期坐診、遠程診療(遠程心電、24小時動態血壓、動態心電圖)等服務。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城醫學專家的診療服務。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年門診量由最初的2400人次增至2.6萬人次。
2017年8月,張瑞璇調任姚村鎮衛生院院長,主持建起全區首家“鄉鎮衛生院健康管理中心”。中心環境優美、設備齊全,開展全面、優質、快捷的體檢服務,截至目前,已為群眾開展體檢服務2萬余人次,發現重大疾病患者100多例。村民張大媽說:“以前咱農民哪里懂得體檢呀?一般都是病重到扛不住了才去看醫生。自從衛生院有了健康管理中心,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免費體檢,我和老伴就定期去體檢。沒病早預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眼科是姚村鎮衛生院的特色科室。為進一步提高其診治水平,張瑞璇依托眼科建起“視光中心”,每年對轄區青少年進行視力篩查、建立檔案,督促學校規范眼保健操,向學生普及正確的用眼知識。
2018年古香古色的姚村鎮衛生院中醫館建成投用。中醫館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簡、便、驗、廉的優勢,運用中藥、針灸、推拿、艾灸、刮疹、拔罐等診療技術治療內科、婦科、兒科以及頸、肩、腰、腿痛等疾病,同時開展中醫藥保健、護理和健康指導等服務。
全國基層名中醫劉智工作室落戶姚村鎮衛生院。姚村鎮衛生院還先后與市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鐵十七局醫院、化二建醫院建立協作關系,滿足了基層群眾就醫需求。2021年姚村鎮衛生院被授予“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稱號。
新冠疫情3年間,張瑞璇沖鋒在前,帶領鎮衛生院醫務工作者和鄉村醫生連續作戰,開展科普宣講、核酸采集、環境消殺、轉運隔離等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張瑞璇說:“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在衛生院出診,周六全天在衛生服務站出診,其余時間大多用于行政管理工作。非出診時間只要有患者找上門,我也會熱情接待。”炎炎盛夏,張瑞璇在姚村鎮衛生院、新城社區衛生服務站兩地間奔波忙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詮釋著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