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臨近中午,郵電后街上,車輛行人往來不絕,一座嶄新的智慧化公廁矗立街邊
臨近中午,郵電后街上,車輛行人往來不絕,一座嶄新的智慧化公廁矗立街邊,不僅為來往市民提供方便,也給環衛工人提供了一個暖心驛站。獨立的環衛驛站面積不大,但干凈整潔、溫暖舒適,還能24小時提供熱水。
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衛生的如廁環境,迎澤區持續新建公廁。去年,15座功能性、美觀性兼備的公共廁所出現在迎澤區的多個角落。
“為了建好公廁,大家花了不少心思,力求做精做細。”迎澤區城管局環衛股股長胡瑞強說。
心思體現在細節上。充分考慮到每個地方周邊的不同環境,各個廁所的功能也不盡相同。不少公廁用上了智慧系統,公廁內置顯示屏,屏幕上實時顯示廁所內的氨氣指標、人員及用水狀況等,氨氣超標后,排風扇就會自動開啟。
郵電后街的公共廁所由旱廁改造而來。公廁西邊有山西省中醫院和不少平房,廁所環境的優化及功能性的增強為大家帶來了便利。“廁所服務的人群多、數量大,附近住在平房的居民都要來這里上廁所。”胡瑞強說。
不少新建的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管理,還設有獨立的第三衛生間。斜坡通道和去門檻的細節,為行動不便及自理有困難的特殊對象提供了貼心與便利。另外,水龍頭和沖水設備也都安裝了自動感應裝置。
美觀且富有人文關懷的公廁獲得了居民點贊。“一年來,通過新建、改建、接收園林公廁的方式,我們總共建了15座公廁。其中大部分選址位于主次干道交叉口、居民區、車站、醫院附近。”胡瑞強說,這項工作還將持續進行下去,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