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今年以來,清徐縣東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今年以來,清徐縣東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村晚”精品,彰顯鄉村文化之“韻”。“東于架火迎鼓藝術”如今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清徐社火品牌。東于鎮組織各村文藝小分隊和鄉土文化能人、帶頭人,積極傳承非遺技藝,舉行社火展演。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演的是身邊事,唱的是新生活,在“小舞臺”上秀出鄉村風貌。土生土長的“村晚”吸引了不少流量,推動鄉村從“送文化”到“種文化”“長文化”的轉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村景精品,發掘鄉村歷史之“厚”。東于鎮有寶梵寺,建于宋宣和元年(1119),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池渠村是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洛池渠村烈士紀念碑和洛池渠慘案遺址所在地。依托紅色資源,挖掘紅色文化,建設洛池渠紅色美麗村莊,修繕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慘案遺址紀念碑、“百年洞”,營造全域旅游濃厚氛圍。
村賽精品,塑造鄉村活力之“美”。東于鎮積極承接舉辦賽事,推動“體育+文化”融合,農民從圍觀者變為參與者,推動“一地一域”的鄉村賽事遍地開花。“村BA”加強了村際交流,融洽了鄰里關系,在村規民約的“硬杠杠”之外增添了潤物細無聲的“溫柔力量”。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角,文化是底色。東于鎮全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推動文化“創新”潮涌、文明新風勁吹。
(責編:鄢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