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和愛東是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第一道路排水養護管理所水道工段副工段長。30多年來,和愛東始終牢記“寧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服務宗旨,沖鋒在前,敬業奉獻,高效完成了一個個疏通搶修任務。因敬業奉獻和愛東上榜“太原好人”。
參加工作以來,和愛東不敷衍不馬虎,認真研究所管轄區域內的排水管網系統,把所管轄區內的管道排水方向、檢查井、進水井數量都一一登記,對轄區管道設施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因此,每當汛情發生時,他總會出現在積水最深,交通要道,人流量大的地方,盡心盡責清撈雜物,疏通下水井。
有一年夏日,太原突降暴雨,凌晨4時許,和愛東和隊員們緊急出動疏通排水。當時,澗河鐵道橋下積水嚴重,聚集了近80厘米的雨水,情況相當緊迫。面對這種情況,和愛東沒有多加考慮,第一個跳入水中,投入緊張的排水工作中。在半腰深的水中,他用腳踩、鉤探,摸索著尋找井位,污水灌進雨褲也全然不顧。經過數小時的連續奮戰,終于疏通了下水井,解決了險情。
“市政設施的維護工作看似平凡,但責任重大。”和愛東說,這些年他常年奮戰在汗與雨、臟與臭中,城市的下水管網、路面、橋面都是他工作的地點。因為工作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只要有需要,無論是深夜,還是節假日,他都會加班加點處理,第一時間處置排險。
有一年大年初一,桃園四巷惠民南巷主管道發生堵塞,路面結冰,和愛東得知情況后,立即帶領隊員們前去處理,他們用竹皮捅、用手掏,經過幾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徹底將管道疏通,圓滿完成這次任務。“雖然沒能和家人吃團圓飯,但解決了百姓的問題,內心還是很高興的。”和愛東說。
和愛東剛參加工作時,很怕在工作時碰到熟人,擔心有些“不體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擺脫這一看法,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和意義。
“老舊小區的居民普遍年齡比較大,管網年久失修,無人維護。我就把自己的電話留給小區居民,讓他們有問題聯系我。通過自己的努力,保障老人正常生活和出行,感覺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和愛東說,為群眾排憂解難,他義不容辭。
不求回報、默默付出,讓和愛東贏得了居民的尊敬,也激勵了身邊的同事。在他的帶動下,很多隊員們紛紛加入到義務服務的行列中,定期到老舊小區、菜場、餐館等容易造成管網淤堵的重點區域,開展志愿疏通服務。
和愛東打趣道,他和隊友們就像負責修補城市管網的“裁縫”一樣,熟練運用各種工具,在各處進行管網維護,讓埋藏在地下的龐大排水管網更加通暢。對于自己上榜“太原好人”,和愛東很興奮。他表示自己在市政管養行業工作了30多年,也積攢了一點經驗,現在想得最多的,就是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把經驗分享給大家,為市政管養行業培養更多新人。“希望通過努力,可以為城市‘血管’清淤,讓市民們有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這是我的愿望,更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