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2019年全省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并召開。今年,我省衛生健康工作將重點圍繞健康山西、深化醫改、提升醫療服務、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等方面展開。其中,在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方面,我省將以縣域綜合醫改為牽引,全面深化城市醫聯體建設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三醫”聯動等,全力推動醫改取得新突破。
農村居民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
今年,我省堅定不移推動縣域綜合醫改提質增效。按照新一輪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求,重點提升腫瘤、心腦血管、感染性疾病等診療能力,力爭農村居民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到2020年,再有20家左右縣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探索建立“公益一類保障與公益二類激勵相結合”運行新機制為重點,通過搞活分配機制、拓展服務范圍、發展特色專科、專家縣鄉流動等措施,提升基層能力。
同時,多渠道提高村醫收入待遇,妥善解決村醫養老問題。大醫院和縣醫院遠程醫療要進入縣鄉村,加快一體化改革縣級醫療集團綜合管理平臺建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力推深化醫改持續走在全國第一方陣。
加強公立醫院管理實現“三轉變、三提高”
今年,將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建立有利于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兩個允許”的要求,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推動建立符合行業特點、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薪酬制度。
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總會計師等制度。全面開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通過考核,倒逼公立醫院加強醫院管理,實現“三轉變、三提高”,即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提高醫療質量;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提高運行效率;從投資醫院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提高醫務人員待遇。
強化“三醫聯動”破解看病貴
以扼制虛高藥價、改革醫保支付方式、規范醫療行為為監管切入點,增強“三醫聯動”的系統性協同性。
在縣域和城市公立醫院“雙推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縣域主要在醫療集團推行醫保按籌資人頭總額預算打包付費方式,城市公立醫院全面推開臨床路徑管理和按病種付費改革,進一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量和出院患者覆蓋率。
加強醫藥費用管控,創新醫保監管方式方法,推進醫保管理系統、醫療機構管理系統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衛生健康部門和醫保部門對醫院和醫生醫療行為的實時監管,遏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改革綜合監管制度,推動衛生健康信用制度建設,強化監督對象主體責任,推動聯合激勵與聯合懲戒。(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