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國國家發改委等機構披露了中國首批12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名單,分別是杭州市、南京市、廈門市、成都市、蘇州市、宿遷市、惠州市、溫州市、威海市、濰坊市、義烏市、榮成市。不久,中國消費者協會將2019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確定為“信用讓消費更放心”,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已經成為全社會各界的共識。近日,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西等地也相繼推出了加快社會信用建設的相關舉措。
現代市場經濟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一種信用經濟,高度完善的信用體系在防范金融風險、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金融行業來講,信用更是維系這個行業發展的基礎。消費金融作為創新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其提供消費貸款的經營方式與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息息相關。根據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等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消費金融部分的規模已由2010年1月的6798億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萬億元,占境內貸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受到越來越多用戶青睞的消費金融,卻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作為消費金融領域的先行者,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始終堅守社會誠信的原則,秉持為用戶提供負責任的金融服務的理念,將支持個人征信系統健康發展貫徹到公司的各個決策環節,力爭為客戶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把推動消費金融領域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公司發展目標之一。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捷信通過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夯實風控系統,以強大的風控能力為征信體系建設護航,并從產品業務,客戶服務和企業社會責任三個方面尋找突破口,為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做出貢獻,讓客戶可以安心消費。
在產品業務層面,捷信將消費者的貸款記錄對接到央行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助力個人征信數據庫的不斷完善。全社會個人征信系統的完善是推動普惠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石,捷信充分認識到個人征信體系建設與金融機構的努力密不可分。因此,在產品開發和業務流程設計的初始階段,就本著”讓失信者受限,讓守信者受益”的原則,捷信不僅為更多機構和部門識別潛在的欺詐風險和信用風險提供了借鑒,同時,也從企業端為全社會征信體系的完善做出了貢獻。
捷信始終將客戶服務作為重中之重,在客戶服務的流程中也時刻注意維護客戶本人的良好征信記錄。捷信細致的服務體現在客戶歡迎電話,溫馨提示客戶還款日期,捷信金融APP上的每月還款提示等,通過在關鍵的時間節點,采取合適的方式友好提醒消費者,能夠有效避免客戶因忙碌原因忘記還款造成逾期。
同時,捷信還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和主辦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系列活動,開展“全國城鎮職業青年財經素養教育項目”等形式多樣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提升廣大用戶的金融素養,幫助部分難以通過傳統金融體系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正確認識到個人征信的重要性,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個人征信記錄。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信用體系建設是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一步,有越來越多像捷信這樣具備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加入到推進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中,不斷拓寬現有的征信系統建設邊界,這對宣揚社會誠信的價值觀,提升金融體系的持續穩定性乃至全社會的誠信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