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2019年由山西省文物局和省委宣傳部聯合起草出臺。《關于涉旅文物保護單位“兩權分離”改革的意見》,2019年6月經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6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山西省文物局對《實施方案》和《意見》進行了深入解讀。
建設革命文物大數據庫
山西是革命老區,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斗爭在三晉大地上留下了許多實物遺存,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集體,鍛造了寶貴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2018年7月,中辦、國辦下發《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 -2022年)的意見》后,2019年3月,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四部門聯合公布了全國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全國15個片區645個縣,我省有7個市的54個縣(市、區)被列入第一批名單的晉冀豫片區。為進一步加強我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挖掘革命文物資源,根據我省革命文物資源的現狀和特色,省文物局與省委宣傳部聯合起草了《山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到2022年,建成山西革命文物大數據庫,建設全省革命文物全景展示平臺。明確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五項主要任務:摸清資源底數,梳理各種遺址遺跡、紀念設施、文物藏品,同時征集相關史料和口述資料;完善保護措施,實施革命舊址維修保護行動計劃和館藏文物保護修復計劃;擴大開放范圍,拓展利用途徑,結合實際辟為文化教育場所、打造旅游精品線路、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挖掘文化內涵,更好地體現時代精神;創新傳播方式,從宣傳對象、傳播手段入手,增強傳播效果。
《實施方案》還提出了我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6項重點項目,通過實施百年黨史文物保護展示工程、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革命文物主題保護展示工程、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工程、革命文物宣傳傳播工程、國防教育示范展示工程,從史料研究、重點片區、重大主題、展陳提升、宣傳傳播、國防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構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體系。
激發涉旅文保單位活力
我省是文物大省,與我省豐富的文物旅游資源相比,一些涉旅文物單位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活力不足,制約了我省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2016年,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一批涉旅文物單位進行了“兩權分離”改革,但還有一批涉旅文物單位存在體制障礙,改革有待進一步深化。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文物局牽頭起草了《關于涉旅文物保護單位“兩權分離”改革的意見》。“兩權分離”是指文物保護單位在堅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意見》提出,涉旅文物保護單位“兩權分離”改革要堅持依法依規、政府主導、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創造性轉化等原則。
目標是繼續深化第一批已改革的13處旅游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完成第二批50處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科學探索并推進全省涉旅文保單位兩權分離改革。
改革的主要任務:厘清主體權責,明確管理主體和經營主體各自的權責;做好經營發展規劃,更好地傳播文物價值,拓展文物利用方式,做好相關部門、行業的統籌對接;創新改革模式,除了省政府確定的幾種改革模式,還可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物單位開發利用;引進培育市場主體,政府及其部門要對經營主體的能力、資信嚴格把關;分類推進改革,對不同體量、不同地區、不同產權的涉旅文物保護單位,采取不同的開發利用方式,確保文物價值得到完全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