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7月24日,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實體火炬先后在呂梁市的中陽縣和柳林縣傳遞。
剪紙藝術之鄉
24日上午,火炬在中陽縣傳遞,具體線路為:從中興廣場出發,經廣場小橋、府前路、學府街、中陽一中、中陽賓館、寧鄉鎮衛生院等,到達文化活動中心。
中陽因“河之陽兮川之中”而得名,戰國設邑,西漢置縣。歷史名人有元代散曲家劉致。中陽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56.6%,全省排第二。中陽剪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陽剪紙中占據主流地位的,是分布于南川河流域的民俗剪紙。1992年,文化部命名中陽為“剪紙藝術之鄉”。
中陽是革命老區。紅軍東征后打的第一個勝仗——關上殲滅戰發生在縣內車鳴峪鄉關上村。現存“三線建設”時期山西槍彈廠遺址一處。中陽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陳家灣水庫、柏洼山風景區、仙明洞等。當地的名優特產品有柏籽羊肉。
重要歷史集鎮
24日下午,火炬在柳林縣傳遞,線路為:從柳林縣清河廣場出發,到達廟灣小學。
柳林縣因縣址駐柳林鎮而得名。當地的歷史名人有藺相如。柳林鎮是晉商通往陜、甘、內蒙古的交通必經之地和西北與中原商貿往來的重要集散地,清乾隆時期已發展成為秦晉碼頭。
柳林縣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是我黨早期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賀昌烈士的故鄉。陜甘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劉志丹,在攻占柳林三交鎮的戰斗中壯烈犧牲。境內有賀昌烈士陵園、劉志丹將軍殉難處、三交紅軍東征紀念館、穆村柏樹山革命烈士陵園等多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柳林縣是全國優質主焦煤生產基地,也是全國著名的紅棗大縣。當地特色農產品有柳林核桃、碗團等,旅游資源主要有香嚴寺、雙塔寺、明代石塔、舍利塔、鋤溝唐窯、賀昌故居、抖氣河景區、柳林黃河三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