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獲悉,今年我省夏糧喜獲豐收,總產量為22.77億公斤,其中冬小麥產量22.62億公斤;夏糧畝產273.6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冬小麥畝產275.8公斤,比上年增加3.8公斤。
今年以來,我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及早安排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2018年全省用于耕地地力保護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標準為每畝67元,穩定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夏糧生產期間,麥區氣候條件總體較好,小麥群體較為合理;農業科技促農提質增效,主產區小麥長勢良好;田間管理措施到位,抗旱減災成效明顯。
推實用技術。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制定了《2019年小麥冬春季田間管理意見》《2019年冬小麥后期田間管理意見》;針對今年春季旱情,及早安排了春澆計劃、擴大澆灌面積,抓好小麥病蟲害防治;遴選了適合我省耕地環境的運旱139-1等優質品種和寬窄行探墑溝播等實用技術并大力推廣。
搞綠色創建。全省集成推廣了一批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如小麥生物有機肥種肥同播、冬水前移、兩增一減綠色防控、寬窄行探墑溝播移動噴灌綜合配套技術等。在聞喜、夏縣和翼城整建制開展部級綠色高質高產創建工作,在洪洞、平陸等地建設省級示范片。
抓田間管理。對于有可能發生的春季農業生產低溫、凍害、旱情等,有關部門會同專家技術人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做到了早防范、早預警,將防病蟲害、防干熱風、防早衰作為麥田管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