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聞網訊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的2019年重點工作和重大改革創新任務,推進全市市場監管改革創新,爭創一流,日前,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32項創新亮點工作目標任務清單,分別為:
一、建設統一的執法辦案信息系統。
二、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推進注冊登記便利化改革。年底實現三個工作日,其中新設企業辦照一個工作日。
三、持續推進我市“證照分離”,繼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
四、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完善我市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庫,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全覆蓋、常態化,抽查企業比例不低于5%。
五、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全面推行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推進無理由退貨工作,積極推進“誠信太原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向多行業、多領域延伸。
六、積極推進消費投訴公示工作,切實發揮公示作用,選擇1-2個消費投訴公示試點。
七、加強旅游市場誠信建設,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選擇1-2個旅游景點作為試點。
八、推進企業“守重”申報公示工作。
九、建立完善公平競爭審查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各級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高效實施。
十、建立適應當前網絡市場發展現狀,具備對市場監管領域網絡違法行為進行監測、采集、分析、還原等功能的電子證據取證實驗室。
十一、廣告園區建設。年底力爭建成1—2家廣告產業園區。
十二、建立完善質量檢測評價體系。
十三、實現工業產品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檢分離。
十四、積極推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級食品安全縣創建工作。
十五、開展全國保健食品生產領域體系檢查試點工作。
十六、全面推進“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擬將參與創建超市增加到30家。
十七、加大對食品安全的抽檢力度,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等重點領域重點食品提高抽檢頻次。
十八、加強二青會食品安全保障,實施全過程編碼管理、運輸環節“四專”管理(專車、專人、專碼、專封)。
十九、推出具有知識產權的全國首批智慧藥房(有人值守自助售藥),方便群眾購藥。
二十、保障特殊藥品安全,探索創新監管模式,執行特殊藥品定期巡查制度,明確重點監管單位,加大監管頻次,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針對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購買方資質的核查行動。
二十一、建設三類醫療器械網絡監管平臺,實現企業信息匯集,對企業購銷醫療器械動態監管。
二十二、開展化妝品行業“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到2020年底全市50戶化妝品經營企業成為“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示范單位。
二十三、開展特種設備雙重預防工作,建立特種設備重大事故隱患清單,對重大事故隱患治理任務實行“交辦制、臺賬制、銷號制、通報制”管理。
二十四、加強氣瓶信息化監督管理,進一步升級完善氣瓶信息化系統,實現氣瓶“一瓶一碼”,。
二十五、全面推進電梯責任保險,對新裝電梯以及住宅電梯、學校、醫院、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推行責任保險,力爭年底覆蓋率達到30%以上。
二十六、“工作計量器具強制檢定業務管理系統”推廣應用,全市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實現網上辦理。
二十七、推進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重型機械)標準化試點工作。
二十八、建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檔案,對重點監管的機動車檢驗檢測機構和環境檢測機構開展企業自我承諾活動,并納入誠信監管體系。
二十九、建立地理標志產品的運用和管理長效機制,推進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
三十、挖掘各縣市區地理標志資源,打造全市地理標志品牌,服務當地經濟發展。
三十一、開展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提升工程,廣泛宣傳和引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開發知識產權險種,推進保險機構向市場推出相應的知識產權險種,全面推廣相應險種業務,降低知識產權推廣風險。
三十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繼續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目錄,在法律規定時限基礎上壓縮食品生產許可審批時限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