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8月27日上午,解放南路一社區組織轄區大南關小學的36名小學生,在社區法律援助律師張銳的指導下,開展了“少年模擬民事法庭”實戰見習活動。本次“模擬法庭”的審判長、書記員、原告法定代理人、被告法定代理人、原告委托代理人及旁聽觀眾角色全部由小學生承擔。
當天在模擬法庭上還原了一個新近發生的真實案例:兩個孩子路上追逐打鬧,后來真打起來,一個孩子掄起書包砸向另一個孩子,導致對方門牙斷裂,情況較為嚴重。隨后經法庭調解,最后雙方家長達成和解,賠償金額為1萬元。
“開庭”之后,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很快進入角色,模擬了整個案件審理全過程。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庭審”活動程序嚴謹,禮儀規范,從法庭紀律、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到當庭宣判等程序都做到了有條不紊、控辯有序、環環相扣、論證嚴密。庭審結束后,張銳律師還進行了庭后講評,使大家對于民事損害賠償糾紛案有了更深的認識。“很高興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明白如果在學校與同學打鬧發生意外,也是觸犯法律,要承擔責任的。”“審判長”白軒宇說。
解放南路一社區主任馬依姍告訴記者:“模擬法庭”是社區今年加強未成年人教育的“重頭戲”,這次是第一期,以后還會定期舉行,這種寓教于樂的普法模式深受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歡迎,有引導性、趣味性、互動性,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同時警示孩子們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應具有法律意識,做一個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