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鵬喂老人吃飯
太原新聞網訊 (記者單斌) 一種文化浸潤一座城,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在德陽,三星堆文化、儒家文化、德孝文化、三國文化等交織融合在一起,構筑了這個城市的靈魂;從一個人到一群人的公益人生,樹立了這個城市的榜樣。
作為中央文明辦確定的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德陽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以靈魂為本,榜樣引領,始終堅持創建“為民、靠民、惠民”的理念,通過志愿服務等渠道,充分調動廣大市民的創城熱情,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創城帶來的積極變化。

志愿者帶著老人郊游
城市之靈魂
三星堆、德孝等千年的古蜀文化
一個城市的文化,彰顯出一座城市的靈魂,反映在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在德陽,這里擁有三星堆文化、儒家文化、德孝文化、三國文化等,她們相互交融在一起。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文明讓德陽這個年輕的工業城市不僅看到了自己有著先進的制造技藝,還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而城市中心保存完好、建筑精美、全國第三大,西南地區最大的德陽孔廟是儒家文化在德陽的一個見證。在歷史的長河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德陽人,先后出現了東漢文史學家、賦銘家李尤,北宋詩人、書法家蘇舜欽,南宋理學家、教育家張栻,清代農學家張宗法,清代文學理論家、詩人李調元,清代巡治臺灣大臣孟邵等著名的代表人物。
以白馬關、龐統祠為代表的三國文化,再現東漢末年的烽煙時代,明白和平的意義。而東漢“一門三孝”的故事彰顯的“德孝文化”激勵著從古至今的人們保持著“孝道”的品質。
三星堆文化、儒家文化、德孝文化、三國文化等形成統一的古蜀文明,構筑成德陽今天的精神氣質,浸潤著當今的德陽人。以古蜀文明作為城市的靈魂,推動著德陽文明城市的創建。
為激發城市的“細胞活力”,德陽以“點”為基礎,激發細胞活力;以“線”為牽引,形成同頻共振;以“面”為主體,推動全員參與。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評選和巡講巡演等實踐活動,“新時代新風尚做遵德守禮的德陽人”“亮牌子、美環境、強素質、樹形象”“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以及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搭建市民群眾參與平臺,激發文明創建活力。
目前,德陽各縣(市、區)積極打造“志愿之城”,40余萬志愿者加入文明城市建設。全市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1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2人、四川省道德模范8人、中國好人6人、四川好人81人。全市各地積極推進道德模范館、好人館、好人街、好人墻建設。
德陽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未來,德陽還將重點實施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三國蜀漢文化研究傳承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古籍文獻保護研究利用工程、川劇振興和地方戲曲曲藝保護傳承工程、最美人文古鎮(村落)創建工程等16個重點工程,打造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體系,力求到2020年體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基本形成,并建立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教育—傳習—傳承—發展—弘揚的良好機制,通過傳統文脈保護與傳承,以文化人,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推進社會文明建設。

志愿者開展服務活動
城市之榜樣
從一個魯鵬到很多“魯鵬”
德陽市民張艷創業成功,成為當地一家車業的董事長。成功創業后的張艷開始反哺社會,走到了公益事業的道路上。她幫助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學生;開設道德講堂,與職工談心,幫助職工解決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各種困難。
從企業道德講堂成立至今,已經幫助10個出現過家庭矛盾的家庭和好如初,解決18個職工家庭成員就業問題。在多年的公益路上,張艷家庭成為了四川省文明家庭,在張艷的帶領下,企業也成功創建為德陽市文明單位。
20年來,張艷一個人做了很多公益事業。但她說這還不夠,她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從事公益事業20多年的德陽電力工人魯鵬也意識到了一這點。于是,在他的帶領下,他建立了公益組織。2012年10月以魯鵬名字命名的“魯鵬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2013年“魯鵬志愿服務隊”成立了14支分隊,定點幫扶孤寡老人、殘障兒童和10個“川電留守學生之家”,到2015年,服務隊已經發展到543人。2016年,德陽供電公司聯合德陽多個單位,正式成立了“魯鵬志愿者聯盟”,如今成員已經達到了3000余人,覆蓋電力、交通、衛生、教育、媒體、通訊等公共服務行業,成為了德陽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
現在的魯鵬被大家譽為孤寡老人的“乖兒子”、殘障孩子的“好爸爸”、社區居民口中的“大好人”,更是德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形象大使。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德陽需要有魯鵬來作為榜樣引領參與,但一個魯鵬不夠,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魯鵬。
如今,魯鵬這至隊伍正在發展壯大,他和他的隊伍正在用實際行動影響著一個又一個的人加入到他們這支隊伍,加入到文明城市的創建中。

志愿者開展留守兒童幫扶
城市之幸福
不忘初心讓民得實惠
文廟廣場跳跳舞、旌湖岸邊溜溜彎、小區里面鬧鬧磕,過馬路時車讓人……65歲的張大媽說,近幾年來,特別是德陽開展文明城市創建以來,小區里變得和諧起來,旌湖兩岸的景觀變得漂亮起來,遵守交通秩序的市民也漸漸多了起來。
文明城市的創建,說到底是讓群眾要得到實惠,讓大家擁有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幸福感。因此,德陽從“創建為民”出發,以“創建惠民”為宗旨,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文明城市建設的目標,將提升群眾幸福感擺在突出位置,扎實辦好民生實事,讓文明創建成果惠及全體市民。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德陽市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1個指揮部、9個片區、N個網格的“1+9+N”領導機制,對創建重大事宜進行研究論證、集體決策,對勞民傷財事項“一票否決”,形成機構扁平化、工作常態化、獎懲剛性化、保障制度化的創建格局。同時,建立考核督查問責機制,責任單位和市民群眾可以通過電話郵箱、“兩微一端”、專題欄目等渠道便捷報送問題、協調處理、整改反饋。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全市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單列考核分值10分以上。堅持周例會、月小結會、季講評會、半年推進會、年度總結會制度,對存在問題“一整改、二曝光、三約談”。此外,將創建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重點向“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實事”項目傾斜,向核心價值觀建設、城市品質提升、城市環境建設、市民群眾參與、城鄉統籌發展“五大創城工程”傾斜。開播《德陽政事廉連問》創城專題節目,推動重點難點工程落實,力求創建務實為民。
為了早日創建成全國文明城市,2019年,德陽市將重點實施好“五大專項提升行動”。一是大力實施市民素質提升行動,深化思想教育,做好模范選樹,弘揚文明風尚,讓文明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大力實施市場秩序提升行動,做好市場清潔,強化市場管理,深化市場建設,同時加強農貿市場周邊社區街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區的環境整治。三是大力實施交通秩序提升行動,聚焦“人”抓規范,緊盯“車”搞整治,鎖定“物”補短板,規范完善各類交通安全設施,積極引導市民文明出行。四是大力實施社區村鎮提升行動,抓好文明社區和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推動基礎設施向基層延伸、公共服務向基層輻射,讓城鄉居民共享創建成果。五是大力實施宣傳教育提升行動,持續開展公益廣告宣傳,加強入戶宣傳力度,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充分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和支持創城的積極性,同時,還將加強負面清單管理,緊盯維穩、安全生產、消防、環保、交通、飲用水源、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硬扣分”項目,深入開展排查,及時消除隱患,讓更多的市民感受到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幸福。
(圖由德陽市文明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