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0月5日電 題:奮斗的人生最精彩——假日堅守者告白祖國
每年國慶假期,人們外出旅游、歡度節日的同時,總有人堅守崗位,用奮斗作為對祖國最好的告白。
“節假日觀眾多,我們午飯都是倒班吃。”一上午,山西博物院的講解員韓敏已經做了兩場公益講解,每場一個半小時。記者在現場看到,直到下午3時,入口處還排著長長的隊伍。
韓敏說,這是她第10年在工作崗位上為祖國慶生,平時山西博物院每日游客4000人左右,預計國慶高峰時能達到上萬人。為了讓群眾過個有文化味的國慶節,所有講解員七天無休,天天上崗。
太原出土的波斯風格的寶石戒指、南美洲安第斯文明的木乃伊、曾流行于東南亞的樂器銅鼓……充滿異域風情的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欣賞,講解員們詳細地講述著從古到今的中外文化交流。
對于謝朋來說,越是假期工作越忙。他是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隊八大隊的一名事故處理民警,他的警車6年跑了50多萬公里。今年是他從警的第12個年頭,但謝朋的家人還是會在電話里提醒“開車一定要慢一點,注意安全”。
“一個是安全,一個是快。”謝朋說,在國慶等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期間,車流量大,事故多,尤其是追尾事故多發,一發生事故就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心情和計劃。“快”就是盡可能減少交通事故處理時間,減少群眾的等待時間。
3日上午,記者聯系到康顯強時,他剛從500多米深的礦井里升井。國慶假期的前3天,他已經下了兩次井。
康顯強是山西潞安集團高河煤礦綜采預備隊的隊長,一項煤礦綠色開采技術正處于最后調試的關鍵階段,隊里的300多名礦工全都沒有放假。康顯強說,這項技術成功應用后,不僅能實現煤矸石全部回填礦井,還能減輕煤礦開采對地表和水體的破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深入礦工心里,我們相信煤礦也能由黑變綠。”康顯強說,近幾年,他們建成了井下北斗定位系統,探索無煤柱開采、綠色開采,下一步還要建設智能化工作面,把一線煤礦工人從井下繁重、危險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康顯強說,隨著一項項創新工藝、技術變革在煤礦推廣應用,他親身感受到了國家的進步,也從中體會到了個人奮斗的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