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91,日韩脚交footjobhdboot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电影

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太原日報報業集團) >> 綜合新聞

清源鎮舉辦第二屆高粱豐收節

來源:太原新聞網 2019年10月28日 11:38

      太原新聞網訊(記者 單斌)金秋送爽,高粱飄香,伴著豐收的鼓點,10月22日上午,由中共清源鎮委員會、清源鎮人民政府主辦,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粱研究所、清徐縣農業農村局協辦的清源鎮第二屆高粱豐收節暨太原市清興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掛牌儀式在清徐縣西范莊村的田間地頭開幕了,省、市、縣、鎮、村各級領導干部、特邀嘉賓以及農民朋友近300人參加。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農民慶豐收、幸福糧滿倉”,結合當地風土人情,開展了寓教于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旨在展示“聯合社”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對農業發展的輻射、帶動、推廣效應,加快推進清源鎮農業現代化建設,傳播農耕文化,叫響“聯合社”“清興”品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開啟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據清源鎮黨委書記王德剛介紹,2019年清源鎮緊緊圍繞清徐縣農業發展規劃,立足鎮情實際,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市場導向、服務于民、激勵引導、規范管理”的原則,在2018年西范莊、吳村合作社試點的基礎上,建立“太原市清興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聯合社”采用 “三變”、“四統一”模式,即“土地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資源變資產”、“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加工、統一銷售”,自有機械10臺,雜糧晾曬、烘干、倉儲廠一座,注冊“清興”商標一個,服務涵蓋“科研、種植、加工、推廣、銷售、金融”六大方面14項具體服務,旨在充分挖掘農村土地、種植等資源的內在潛力,著力構建新型農村社會治理體系,促進農業向現代化、集約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最終實現集體獲益、合作社獲利、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目標。

      “聯合社”一成立,便吸引了周邊三個鄉鎮共計15個村加入,服務、種植面積達11000余畝,主要種植高粱、豆類等作物,預計2019年產量將達到1500余萬斤,比過去個戶種植玉米純收益顯著增多。社員們對“聯合社”贊不絕口,覺得“聯合社”讓社員“省了心又多賺了錢”。清源鎮副鎮長楊進軍介紹道,這和“聯合社”的作用離不開,他提到,“目前從效果來看,我們要通過‘聯合社’實現幾大目標,一是多渠道促增收,農民收入穩步提高。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及清徐縣的產業結構特點,將逐漸組織領辦和創辦高效農業示范項目,帶動農民發展優勢明顯、高附加值農業,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形成當地特色農業,培育農產品品牌化,為農民增收闖出一條新路子;二是搭建優質平臺,有效發揮集約優勢。‘聯合社’將分散的小農經濟轉化為社會化大生產模式,采用‘統一管理、統一種植、統一生產、統一銷售’的‘四統一’模式,實現了大規模現代機械化耕作,同時與科研機構院校、企業合作,獲得了質優價廉的生產資料,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在市場上也有了更大的話語權;三是典型引領,有效促進鄉風文明。聯合社制定了‘單項之星’、‘星級社員’評定辦法及‘道德銀行’管理辦法,對社員道德標準和具體行為進行量化,道德銀行存入的是道德積分,根據積分,社員可以通過‘道德銀行’超市兌換實物,以此來引導和激勵廣大農民移風易俗,改變陋習,全面提升整體道德素質;四是盤活集體資產,有效壯大村集體經濟。拿集體資產入股參與‘聯合社’的經營,增強了村集體自身造血能力,預計通過3年左右的努力,我鎮村級綜合經濟實力將明顯增強,形成較強的經濟發展后勁。

      “聯合社”模式的創新和發展,有效推動了清源鎮農村綜合性改革工作,推動了農村經濟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發展,形成制度規范、功能齊備、資源豐富、資產厚實的新型農村大集體經濟組織。清源鎮將繼續緊緊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產業興農”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以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融合鄉村旅游和現代服務業,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實施和運用,為建設“創新活力之城、幸福美麗清徐”新篇章貢獻清源智慧和力量。

(責編:單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博白县| 嘉兴市| 桐城市| 东城区| 桐柏县| 衡东县| 望城县| 渝中区| 滁州市| 浪卡子县| 阳山县| 中方县| 龙胜| 新兴县| 宾川县| 元氏县| 衡水市| 肇东市| 崇仁县| 梅州市| 岳普湖县| 饶阳县| 弥渡县| 铜梁县| 隆安县| 海伦市| 富蕴县| 天全县| 布拖县| 太原市| 衡阳县| 青神县| 怀柔区| 云霄县| 电白县| 江永县| 鹤壁市| 湘潭市| 霞浦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