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份證放在“一站式智能辦證系統”上即可完成換證申請,殘聯和醫生上門為重度殘疾人做評定,重度殘疾朋友不需要跑醫院,傳送視頻便可接受遠程評定……眼下正是我市二代殘疾證換發高峰期,各縣(市)區殘聯紛紛創新工作,采取各種便民措施,方便殘障朋友,讓大家感到暖心、貼心。
一站式智能辦證
11月4日,67歲的殘疾人劉全保來到太原中西醫結合醫院。
尖草坪區殘聯工作人員為劉全保現場拍了照片,隨后指導他把身份證放在“一站式智能辦證系統”上,系統讀取他的身份信息后自動生成、打印出殘疾證申請和評定表格。
接受完醫生的殘疾評定,劉全保被告知:最多一周時間,他的殘疾證就辦好了,到時會發送短信通知。社區殘聯工作人員則會幫他領回新殘疾證。
劉全保贊嘆:“運用智能化手段,領殘疾證也方便了!”
此前,尖草坪區殘聯創新服務理念,新引進了“殘疾證一站式智能辦證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的實用辦公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殘疾人辦證過程中的照相、填表、殘疾等級評定、公示及辦證審批等流程形成數據,直接傳輸到殘聯辦證系統。
“一站式智能辦證系統”設立在尖草坪區的3所定點醫院,解決了辦證前置流程殘疾人多次跑、多頭跑的問題,真正做到了讓系統多跑路、殘疾人少跑腿,體現了“一次辦結”的群眾服務理念。該系統帶來6個好處:殘疾人不用外出照相,系統可實時采集相片;殘疾人不用手動填表,系統可自動識別身份信息,并打印表格;系統實現了網上審批,將原來半個月的辦證周期縮短為一周;可一次性辦結,殘疾人不需要再跑;系統的短信功能可使殘疾人實時了解辦證環節;避免了辦證過程中弄虛作假現象,程序公開透明。
多方面提供方便
70多歲的劉大爺由于心腦血管疾病導致重度殘疾,常年癱瘓在床。
得知換領新殘疾證,劉大爺的女兒向杏花嶺區殘聯反映了這一情況。區殘聯告訴她,可以為老人拍攝視頻,與醫生遠程交流。
從視頻中,杏花嶺區中心醫院丁醫生看到,劉大爺的四肢肌肉嚴重萎縮,手指變形明顯。結合劉大爺之前就是一級重度殘疾的事實,丁醫生評定,劉大爺為一級殘疾。
杏花嶺區殘聯工作人員介紹,一些重度殘疾人由于身體殘疾情況嚴重,或者跟隨子女在外地居住,無法當面接受殘疾評定。為免殘疾人奔波之苦,殘聯便采用遠程評定方法。而對通過視頻無法準確評定的情況,則由醫生上門實地查看。
古交市一些殘疾人居住分散,重度殘疾人出門不便。古交市殘聯工作人員和醫生共同上門,兩個多月來已為80多名殘疾人做了殘疾評定。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組織集中換領殘疾證工作。我市目前共有殘疾人8.8萬余人,其中有四成多都是重度殘疾人,出門不便。市殘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各縣(市)、區殘聯結合學習,創新性地開展上述便民措施,真正方便了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