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改造后改造前
全媒體記者司勇
路面寬闊平整,房舍整齊劃一,立面顏色統一,四周以灰色裝飾,淡雅又大氣。還有那古香古色的涼亭,栩栩如生的壁畫,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走進千年古村——晉源區晉陽堡村,頓覺眼前一亮。
晉陽堡,古稱鹽堡,古時曾為官府儲鹽之地。晉陽堡歷史與晉陽古城相當,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晉陽堡村以打造環境優美、生態文明、美麗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全面鋪開環境整治工作,千年古村面貌一新。
進村碰到村民趙吉仙,她說:“原先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不僅大路鋪上了瀝青,通往莊稼地的小路也全部硬化了,騎上電動車直接就能到地頭。”趙吉仙一邊說著,一邊拍了拍自己的電動車:“如今變的可不止這些,我帶你到家里瞅瞅。”
趙吉仙家的廚房干凈整潔,墻壁上的瓷磚錚明瓦亮。“原先燒煤的時候,手是黑的,墻是黑的,煤灰落的到處都是。冬天燒煤取暖更是麻煩,一冬天買煤也得花上四五千元。自打煤改電后,做飯、取暖又干凈又省事,總共還不到三千元。”她臉上滿是笑容,“你再看看村里,哪兒還有煤堆灰渣?村里越變越干凈了,俺們住著也舒坦了!”
在煤改電的同時,晉陽堡還推進“廁所革命”,將原有旱廁改造為水沖式廁所,小到廁位、排水管道,大到采光通風、糞便收集處理都統一規范。在村民段冬梅家,家里原有的旱廁改造為水沖式廁所,一個蹲便,一個坐便,墻上還掛著一個電暖氣。“原先用旱廁的時候又臭又臟,夏天門都不敢開。如今,政府出資給我們改造了廁所,干凈衛生多了。”段冬梅說。
硬件提升了,軟件也不落后。今年年初,由晉陽堡村黨支部、村委會牽頭,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集體研究,圍繞環境衛生、公共基礎設施、移風易俗等村級事務和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符合農村實際和特色的公序良俗,并集體表決通過。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融合村民自治、法治和德治為一體,增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紅白喜事辦理、生態保護、鄰里關系相處等貼近村民實際的內容。
村“兩委”在村規民約修訂后,借助宣傳引導與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有機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改變村民不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村“兩委”在將紅白喜事等活動的范圍、辦席標準和規模、彩禮、禮金等上限納入村規民約后,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培育禮俗新風,鼓勵由村集體統一組織辦理婚喪嫁娶事宜,村民有所遵循,鋪張浪費現象銷聲匿跡;將贍養人履行對老年人的贍養義務納入村規民約后,明確要求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使得村民“老有所養”;將鄉村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有力地保護了生態,保持了環境整潔。一樁樁、一件件,嶄新的村規民約“潤物細無聲”般扭轉著晉陽堡村的風氣,村容村貌、村民面貌煥然一新。
為褒揚先進,引導村民,晉陽堡村設立了“善行義舉榜”,展示真善美。像孝老愛親的村民宋金忠,多年如一日,不辭勞苦孝敬長輩,無微不至照料父母,用自己的善良和孝心為父母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被村民稱道為孝老愛親的好兒子。還有多年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婆婆,將生活起居照顧得井井有條,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尊老、敬老、愛老、養老、助老”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好媳婦閆予珠,都是其中的優秀代表。溫馨的家庭是和諧社會動力的源泉,“善行義舉榜”為村民潛移默化地傳播著正能量,好兒子、好兒媳已成為全村道德模范的標桿。結合文明創建活動,晉陽堡村今年新建了村級文化活動廣場、鄉村文化墻和鄉賢館;成立了各具特色的農民志愿服務隊,學習宣講科學理論,豐富活躍鄉村文化;評選表彰“星級文明戶”、模范先進,以示范引領帶動全村文明素質整體提升。千年古村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下一步,我們村將建立完善常規管理和長效機制相結合的創建體系,同步推進‘百村景區化’建設與文明村鎮創建,讓村民在共治共建中共享文明成果和民生福祉。”村委會主任董四賴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