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太原"門戶網站及時發布聯合懲戒信息,讓守信者受益,失信者難行。
“我已年邁,可每次都要打車到解放百貨大樓購物,因為這里講誠信。售貨員負責、服務態度好。商品種類齊全,小到針線都有,價格也公道,真正體現了為百姓服務的理念。”近日,太原理工大學退休教師孟劼寫信向太原解放百貨大樓表達謝意。
解放百貨大樓作為首批“誠信太原放心消費”示范建設單位之一,持續加強誠信建設,每個季度都隨機走訪顧客,發現服務短板,想辦法改進,若通過今年的考核驗收,就會成為首批“誠信太原放心消費”示范單位之一。
2018年,我市啟動“誠信太原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當年評選出34個示范建設單位。今年繼續深入開展此項活動,創建經驗曾在全省交流并獲得肯定,目前全市有近百個單位申報,考核驗收后,產生首批“誠信太原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及新一批的示范建設單位,繼續帶動全市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
我市開展“誠信太原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就是著力增強經營者的誠信守法意識,示范單位和示范建設單位的榮譽稱號,是對守信者的“獎勵”。而加強以信用監管為重點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則是要讓信用這種軟實力以更快速、更通暢的渠道轉化為硬資產,成為市場主體的“第二張身份證”。
1完善頂層設計 提供制度保障
隨著經濟發展展現出活力,講誠信變得越來越重要,迫切需要構建起完備的社會信用體系。2014年,我市出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相關工作方案,明確了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發展的頂層設計。2017年,出臺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相關實施辦法,推動信用聯合獎懲落實。2018年,編制了《太原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今年,我市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意見》,確定了下一階段的工作要點。目前,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51個,涵蓋我市各相關部門。2018年12月,我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太原”門戶網站投入使用。平臺對全市各部門、各單位在履行公共管理職能過程中產生的信用信息以及相關信用動態、信用宣傳等信息進行記錄、整合、公示,并由專人負責定時對信息進行更新,保障信用信息的即時性。特別是“雙公示”信用信息,確保各行政部門自作出行政許可或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在“信用太原”予以公示。截至目前,“信用太原”歸集法人主體信息1700523條;發布政策法規、標準規范230條,各類信用動態信息2575條;“雙公示”信用信息69720條。
2實施聯合獎懲讓“守信暢行失信難行”
不少市民發現,在稅收、司法等重點領域,“信用”作為重要手段參與規范治理。我市通過推動在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使“守信暢行失信難行”。
在市場監管領域,今年以來,我市為幫助企業上市、評先評優出具企業合規證明31份,完成517戶太原市中小微誠信企業的評審認定工作,激勵守信者。同時對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實施信用約束,這些企業在銀行貸款、政府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方面受到限制。根據國家發布的聯合懲戒備忘錄,將全市6萬余戶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個體戶名單推送至11個行政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在司法領域,我市多部門聯合打擊失信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被同時限制獲得授信、乘坐飛機、乘坐高等級列車和席次,以及其他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等市場性懲戒。今年以來,我市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者5293人次,限制高消費等聯合懲戒發布9409人次,如王安、侯紫嫣、王皎林、安林梅等人均在聯合懲戒之列。
同樣被聯合懲戒的還有山西美佳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因其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迎澤區法院確定為失信被執行人。市科學技術局遂作出對該失信企業不予發放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助的決定。
而誠信企業享受信用“紅利”的事情也不鮮見。今年9月30日上午,太原新正大門業有限公司急需購買材料擴大經營,但流動資金緊張,一時陷入困境。當了解到稅務部門和銀行搭建有“銀稅互動”平臺后,嘗試使用“納稅e貸”產品,在電腦上操作不到10分鐘,55.2萬元的貸款就到賬了,貸款利率只有4.5%。該產品是金融機構對誠信納稅的優質小微企業提供的在線自助循環使用的網絡融資產品。“以稅定貸”,免擔保,最高能獲100萬元貸款。信用已成為市場主體的“第二張身份證”。
誠信太原,正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