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買到放心、優質的肉菜蛋等農產品,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職責所在。今年以來,我市在創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工作中,轉變思路、優化方法,強調民生導向與過程體驗,構建起了“結果安全”變“過程安全”的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
最近幾天,美特好、永輝、山姆士等超市先后迎來一批“特殊顧客”——由23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食品檢驗專家、消費者協會和媒體代表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實地調研考評。這意味著我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工作進入最后的驗收階段。之前,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的工作人員已經向評審組成員詳細解釋了《“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驗收細則》的設置與評價標準。專家評審組成員、山西醫科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程景民介紹說,“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驗收細則涵蓋了超市“進、銷、調、存”各個流通環節,以及對超市從業人員、經營環境、設備庫房等保障品質安全的全方位評價指標。但不論這個指標有多少項、多少條,一切都是以保障百姓飲食安全為目標的。 實地考評時,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科科長閆濱告誡超市負責人,創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很多工作是“藏”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包含了兩大項目、十六大類、一百條的“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驗收細則,“向細節要安全”是根本標準。超市要實現對肉蛋、蔬菜等食用農產品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就要從采購、臺賬、內檢、人員、設備、環境、庫房、運輸、售后、可追溯等方面,建立起成熟流暢的體系。這對參與創建的36家超市,是不小的挑戰。山西美特好連鎖超市副總裁張莉娟表示,對照這一百條細則,超市正在逐條落實、一家一家整改。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紅旺說,此次考評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心肉菜示范超市”評選,本著常態化創建、寧缺毋濫的原則,是“成熟一個授牌一個”,年底見分曉。這個牌不叫“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牌,而是叫“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監督”牌,將考評、打分的權力最終交給消費者,讓大家對掛牌超市持續監督評價,通過過程評價讓這些超市始終保持達標狀態,保障群眾吃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