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市衛健委消息,2020年,每位市民都將擁有一張電子健康卡,即個人專屬的二維碼。居民在就醫時,只需要在手機上綁定電子健康卡,憑借其專屬二維碼,就可以享受微信掛號、檢查、就診、繳費等全流程便捷服務。
市衛健委信息中心主任張哲慧表示,電子健康卡是一人一卡,即以身份證為卡號標識,為居民以個人身份設定專屬二維碼,并關聯個人健康服務信息。持卡人可享受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記錄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信息。
電子健康卡將成為衛生健康領域的統一服務碼,居民可持卡完成醫院就診全流程應用。居民在醫院就醫時,可在掛號窗口或自助設備上掃碼完成掛號,在醫生處掃碼就診,在診間通過線下自助設備或線上APP直接支付藥品或檢驗檢查等費用,不用再跑到收費處排隊繳費;完成繳費后,可直接到藥房取藥或去醫技科室進行檢驗檢查;檢驗檢查完成后,可在自助設備上直接掃碼打印檢查檢驗報告;就診結束后,還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歷次就診記錄信息;在醫院住院治療時,可以通過掃碼完成住院登記、床位安排、醫生問診和住院繳費服務。
據了解,待我市居民的電子健康卡上線使用后,我市醫療機構將進入“掃碼看病”、診療“一碼通”模式。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在未來可以全國通用,將成為市民的健康身份證。市民持電子健康卡就可走遍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各家醫院,享受預約掛號、線上繳費和就診信息記錄、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服務,實現跨市、省,乃至全國的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有效提高居民健康隱私安全保障,促進居民全程健康管理。 “目前,省衛健委已同意我市先行先試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建設項目,市衛健委正在推進此項目的實施。下一步,我市將為醫療機構配備掃碼墩。”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澤介紹,我市將于2020年啟動電子健康卡項目,屆時將改變傳統的就醫模式,大大縮短就醫流程,體現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醫改方向;現在的磁條就診卡也會逐步轉換為電子健康卡,發揮電子健康卡線上線下統一身份認證的“金鑰匙”功能,為就醫群眾提供線下門診全流程就醫“一碼通”和預約掛號、檢驗檢查報告查詢、移動支付、健康檔案查詢等安全便捷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提高百姓就醫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