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與往年相比,今年冬至不冷,嚴寒還未來到。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北半球,冬至時節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但是冬至的溫度卻不是一年中最低的。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這對于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于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那時才是最冷的時候。氣象專家指出,冬至到小寒、大寒,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要特別提高警惕,注意防寒保暖,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以利血液流暢。要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保持良好的心境,適當御寒鍛煉。飲食宜多樣,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責編: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