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底,有效解決城市困難職工基本生活、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困難,進一步提升困難職工家庭困有所救、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助、老有所養水平?!苯?,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深化幫扶救助體系改革做好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幫扶對象為符合條件的低保戶、低保邊緣戶、意外致困戶、農民工群體和新產生的城市困難職工。
精準幫扶信息平臺。將城市困難職工基本信息與全市公安、人社、民政、房產、市場監督等部門基礎信息即時對接,實現職工社保、醫保、公積金、低保、房屋、私家車等信息即時關聯、直觀反映、同步顯示,實現基本信息動態、綜合管理。
就業創業服務機制。對新招用困難職工及其家庭成員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稅收、職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優惠。支持有創業需求和能力的困難職工及其家庭成員自主從事小型餐飲服務、食雜店零售、社區服務業、網上經營和家庭手工藝等生產經營項目。
社會救助兜底和工會常態化幫扶機制。困難職工家庭中符合民政部門特困人員認定條件的,納入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救助基本生活標準原則上應不低于城市低保標準的1.3倍。開展“愛心奶”工程,為城市困難職工家庭全體成員每人每天提供250毫升純牛奶1盒。
醫療救助和醫療互助機制。落實大病保險傾斜性支付政策。降低納入低保范圍的困難職工家庭成員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大病保險起付線比普通參?;颊呓档?0%,報銷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同一年度,參?;颊叽蟛”kU資金按規定支付的最高限額為40萬元。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對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及家庭成員,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先由工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公共衛生經費以及醫療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等渠道按規定支付,無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費用支付有缺口的,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給予補助。
子女教育救助機制。普通高中免學費。困難家庭學生就讀公辦普通高中的,可享受學校免除學雜費用,學生在校住宿的,住宿費由市總工會補助。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就讀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準設立并備案、實施高中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學校,納入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范圍,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中職教育國家助學金。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可獲得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標準發放。普通大學國家助學金。市總工會對考入二本以上高等學校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實施年度“金秋助學“計劃。
住房保障計劃。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積極采取實物保障與租賃補貼并舉的方式,切實解決好城市困難職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將困難職工家庭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范圍。
社會保險機制覆蓋。利用基金幫扶接續,推動社保待遇落實。
法律保障機制。制定出臺社會救助方面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鞏固和規范救助工作,保障困難職工的實際需求。扶貧扶志扶智機制。加強對困難職工群眾心理疏導關懷。推動企業落實特殊情況的困難職工家庭帶薪護理假。積極開展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