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家躲避病毒時
有這么一群“紅馬甲”
他們雖不是社區人
卻與社區人一起并肩奮戰
從疫情發生時
就一直堅守在基層防控第一線
他們不為名利
不為錢財
為的是心中的那份社會責任感
他們就是社區志愿者

優秀志愿者宋晉鋒
2020年2月15日
在這個零下十幾度的早晨
小店區晨光西街西出口防控卡
永康北路社區志愿者宋晉鋒已經上崗
開始了他一整天的排疫工作

45歲的宋晉鋒
是少年宮一名非洲鼓教師
同樣也是永康北路社區的一名志愿者

大年初二
得知社區要開始排疫工作的宋晉鋒
第一時間趕到社區
開始了協助摸排、宣傳等工作
目前他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
負責晨光西街卡口的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一日三餐
只要身體允許他都在崗
“我的身體不太好
所以我每天要按時按點回家吃飯”

2015年宋晉鋒被查出急性心肌梗死
經歷了三次心臟支架手術
這讓他更加敬畏生命
他希望可以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所以他十分珍惜社區志愿者這份工作
2019年第二屆青年運動會
他獲得了太原賽區優秀志愿者的榮譽

82歲共產黨員志愿者常在和
2月15日下午
陽光甚好
風刮得卻是刺臉的疼
新生里64號教委宿舍門口
并州路四社區的志愿者常大爺
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1月底
常大爺在自家陽臺看到了
為防控工作而忙碌的
小區樓院長和社區工作人員
于是作為共產黨員的他主動請求上崗
2月1日常大爺正式上崗

針對每天去上班的人員
常大爺都會不厭其煩的囑咐那句話
“出了小區直接去單位
下班直接回來
做好防護”
如果有人佩戴口罩不規范
常大爺會要求對方
將口罩戴好再出小區

常大爺每天早晨8點上崗
開始對居住有126戶居民的
教委宿舍進行消毒工作
消毒完畢立刻回到執勤崗位
就連中午回家午休的功夫
常大爺還要對宿舍樓進行二次消毒

就是這樣一位老大爺
他被居民親切地稱為
“固執的大爺”
他就是固執地守著心中那份社會責任感
每當面對人們的稱贊
常大爺總是那一句話
“我是共產黨員!”
退伍軍人志愿者楊文榮
2月17日上午
52歲的退伍軍人楊文榮
與鑫河灣領寓其余14名志愿者
開始了一天的防疫工作

1月27日
曾在沈陽軍區空軍部隊任中校的楊文榮
得知永康北路社區人員緊缺后
開始在小區內組織招募志愿者
目前志愿者團隊已由當初的幾名退伍老兵
發展成現在14人的志愿小組

“作為共產黨員
作為部隊退伍的老軍人干部
我理應走在最前面
崗位就是戰場
執勤就是打仗
堅信我們可以打贏這場仗”
這幾句話楊文榮說的鏗鏘有力
是的
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硬仗

除了他們
還有許多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遍布太原街頭小巷
他們用行動點亮城市
為即將迎來的“春天”
增添了最美的一抹“志愿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