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市疫情防控辦消息,3月8日0時起我市六城區由中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截至目前,我市已連續16天無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連續10天無新增疑似病例。
經疾控專家組綜合分析研判,我市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已符合省級實施方案確定的低風險區標準,經報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同意,于3月8日0時起由中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至此,我市十縣(市、區)均為低風險區。
調整后,我省117個縣(市、區)中,低風險地區116個縣(市、區),中風險地區1個縣(平遙縣),無高風險區。
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市疫情防控辦結合當前疫情形勢,制定三項舉措應對風險等級調整。
一是繼續加強返(抵)并人員排查和管控。各縣(市、區)繼續加強網格化、地毯式排查與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團等要繼續嚴格落實法人主體責任,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做好本轄區、單位返(抵)并人員管理工作,精準摸排本轄區、本單位計劃返(抵)并人員的出發時間、返(抵)并住址、聯系電話、健康狀況等相關信息,做到早知情、早準備、早處置,精準有效防范疫情輸入風險。對高風險地區和疫情嚴重國家(根據疫情情況適時調整名單)返(抵)并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的可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各社區要繼續加強主動摸排,對轄區內由國內其他低風險地區返(抵)并人員及時進行信息登記,無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結膜充血等相關癥狀的可上崗,并告知其實施14天的健康監測,一旦發現有發熱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向社區(村)或單位報告,嚴防疫情輸入。
二是繼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企業要嚴格執行《企業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指南》,做好通風、消毒、體溫檢測等防控工作。取消不合理限制,不得對企業復工復產設置條件。前移防控關口,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可視返崗人員情況,自愿選擇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為復工復產返崗人員進行檢測,從源頭上防止聚集性疫情發生。各企業要為員工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采取分區作業、分餐就餐方式,減少人員聚集。消費零售業逐步恢復正常,旅游景區可對外營業,但要控制游客數量及密度,做好公共場所消毒、通風工作。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在按有關規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下,全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
三是持續做好疫情監測和健康教育。加強病例監測發現、預檢分診,規范發熱門診,開展不明原因肺炎和發熱等病例排查與報告,對接診的發熱病人全部開展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包括IgM、 IgG抗體檢測),具備條件的醫院自行開展檢測,無條件的就近送有條件的醫院檢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繼續加強社區、公共場所、企事業單位、交通工具等體溫檢測、“健康碼”核驗等工作。強化健康教育,引導公眾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及時發布出行、旅行風險提示,并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