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0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50個清潔村莊和美麗宜居示范村……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年,我市將以“一拆三清一改”(即拆違治亂,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河道溝渠、清理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村莊清潔行動為抓手,精準施策,強力攻堅,加大示范縣創建力度,推進集中連片創建,突出鄉村治理、清潔村莊和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著力打造生態美、環境優、家園好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太原樣板。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
我市將創新舉措,齊抓共管,全力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深化“一拆三清一改”專項治理,突出拆違治亂,依法合規拆除違章建筑,廢棄建筑和殘垣斷壁,有效解決亂圈亂占、亂搭亂建等突出問題。重點清理村莊公共場所、溝渠、池塘、樹林、空地及屋邊、田邊生活垃圾,清理煤堆、糞堆、料堆、柴堆等“四堆”垃圾,著力解決“垃圾山”“垃圾圍村”等問題;以河塘溝渠為重點,開展河道疏浚、池塘清淤,清理污水溝、臭水坑、水面漂浮垃圾,凈化水資源環境;清理隨意丟棄的病死畜禽尸體、農業投入品包裝物、廢舊農膜等農業生產廢棄物。
同時實施鄉村園林綠化工程,按照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合理搭配、高低錯落、疏密相間的綠化方式,充分利用山體、水系、通道、公園、庭院及閑置土地,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濕地恢復等活動。加快推進村莊道路綠化、環村綠化、街巷綠化、庭院綠化和公共綠地建設,創建完成67個綠色生態村莊。
推進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加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力度,完成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任務。
健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依托供銷系統現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推進經營點向鄉村下沉,開展以廢鋼鐵、廢塑料、廢紙等可再生資源為主的回收利用工作。
此外,我市還將開展衛生鄉村創建。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為重點,以“衛生健康宣教進鄉村、進農家、進學校和培養基層衛生健康骨干”為主要內容,加強衛生健康知識普及,強化基層衛生健康教育骨干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的衛生健康意識,以衛生鄉村創建為載體,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專業化收運六城區90%的村莊垃圾
在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我市將加快垃圾運管體系建設,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方式,加強農村垃圾接運接管體系建設,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配備收集轉運車輛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轉運和無害化處理能力。其中,六城區90%的村莊垃圾納入專業化收運,三縣一市70%的村莊納入專業化收運。
持續推進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按照“一處一策”的要求,細化非正規垃圾分類。對農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放點,工業廢棄物、危險物堆放點,農業廢棄物堆放點,水源地垃圾堆放點進行集中整治,建立問題臺賬,逐一銷號,整治比例完成率達到90%。
做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在陽曲縣繼續推廣“四分法”,將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渣土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分別納入相應的收運處置體系,減少外運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量,實現源頭減量。
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結合《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指南(試行)》,完成部分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對農村集中程度較高居住區的污水亂倒亂排現象進行整治。重點暢通排放渠道,對排放渠道進行封蓋、防臭、防漏、防滲處理。開工建設32個村莊的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其中,小店區16個、杏花嶺區9個、晉源區7個。
我市將著重加強農村水環境治理,抓好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通過多渠道補水等措施,改善水動力條件,修復水生態系統,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加強農村水污染防治,嚴控鄉鎮工業廢水亂排。
加強河湖水體綜合整治。推進村級河長、湖長管理機制,加強水域岸線整治。清理排查沿河、沿湖及飲用水源地積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和水面漂浮垃圾,及時綠化相關清理后的區域,恢復原有生態風貌和功能。清理河道內和鄉村管理的水庫大壩附近的工業和建筑垃圾,清理影響行洪安全的堆石、渣土、阻水橋涵、擋水建筑物,實現無有害水生植物,無垃圾、障礙物和漂浮物。
推進10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創建
推進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重點推進一批農村“廁所革命”示范村,著力打造一批綜合型美麗宜居精品村,重點提升一批農村人居環境“一拆三清一改”整治村。堅持“三級聯創”示范引領,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城郊融合型、產業帶動型、生態提質型、特色保護型、移民搬遷型等不同特點和發展模式的美麗鄉村,在更高層次上打造省會城市美麗鄉村升級版。按照“全域創建、突出重點”要求,著力推進10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50個清潔村莊和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工作。強化鄉村建筑風貌管控。組織落實太原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形成具有唐風晉韻特色的鄉村風貌,對農村墻面進行提檔升級。以建筑風貌管控為重點,推進基礎設施提升,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確保鄉村特色鮮明、鄉土氣息濃郁、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完成111個村莊特色風貌整治任務,其中,迎澤區2個,尖草坪區3個,晉源區2個,古交市60個,清徐縣4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