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記者從山西銀保監局了解到,該局聯合山西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稅務局、省醫療保障局等12部門,于近日印發《促進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省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規模力爭超過400億元,商業保險機構廣泛參與長期護理保險、醫療救助、基本醫保經辦服務,保險資金投資山西社會服務領域的比例顯著提高,社會服務領域的商業保險消費潛力充分釋放。
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基本醫保、醫療救助
此次《意見》鼓勵全省商業保險機構創新完善保障內容,并通過有效管理和市場競爭降低健康保險價格和經營成本,不斷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
同時,推進山西醫療責任、醫療意外、醫護人員執業責任等保險發展。結合公共衛生防疫實際,積極提供醫護和疾控人員專屬醫療保險產品。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基本醫保、醫療救助等,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國家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提供優質服務。落實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監管政策,規范產品和服務,確保被保險人在失能時提前獲得保險金給付,用于護理費用支出。積極探索利用高齡津貼,購買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加強溝通協調,促進長期護理社會保險與商業長期護理保險融合發展。
增加60歲以上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供給
在此次《意見》中,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障和保險機構參與全省養老產業的發展,成為重要內容?!兑庖姟芬髣撔录畲胧?,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商業養老健康保障計劃,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充分發揮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作用。同時,通過細分保障責任、科學厘定價格,增加60歲以上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供給,為老年人提供保費相對低廉、保障更加全面、服務更加貼心的產品,滿足老年人疾病、醫療、意外等風險保障需求。重視幼兒保險市場發展,著力提高6歲以下幼兒保險保障質量。另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一為60歲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保險。推動保險機構積極參與養老產業發展,開發適應養老機構風險管理需求的責任保險和意外保險,增加多樣化養老服務供給。
此外,《意見》提出,將進一步完善保險資金引進機制,營造良好投資環境,開展社會服務領域項目庫建設,引導保險資金為社會服務領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長期股本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更好服務創新創業及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養老機構、養老服務設施以及公辦養老機構改造等投資力度,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優勢。按照《意見》,商業保險機構投資設立養老、護理等服務機構,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推動全省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參與教育、旅游、體育等領域發展
《意見》提出,要推動全省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參與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體育等領域發展,激發保險需求。
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積極提供促進旅游服務業發展的公眾責任保險和意外保險。加大對體育用品制造企業的保險保障力度,鼓勵參加體育健身者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學校舉辦者應按規定購買校方責任險,鼓勵嬰幼兒托育機構積極投保校方責任險。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有序發展面向農村居民、城鎮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的普惠保險,創新開發符合初創企業、科創企業及相關新業態從業人員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和業務,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促進充分就業。
支持設立區域性健康、養老險法人機構
而監管創新同樣成為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的重要內容,《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梳理完善保險監管政策,推動商業保險機構加大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升向社會服務領域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持續加強監管創新,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為保險業增加保險產品供給、提升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監管環境。支持山西設立區域性的健康、養老保險法人機構。積極落實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政策,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市場格局,促進保險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
此外,《意見》強調,全省各級政府、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社會服務領域商業保險發展,建立健全與發展形勢要求相適應的工作機制。要積極為保險機構探索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提供政策支持和辦事便利。要將商業保險發展統籌納入社會服務發展規劃,在人才引進、土地使用、財政、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要強化保險市場行為監管,持續改善理賠服務,著力規范保險市場秩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