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議事廳真靠譜,不用紅臉出汗,大家坐下來協商,就能解決掉5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太不可思議了……”近日,家住晉源區圣湖社區的居民耿麗珍說。
耿麗珍介紹:“以前覺得居民議事廳也就能管管鄰里糾紛這些事,確實沒想到作用這么大。”
原來,成立于2015年的圣湖社區,因為建設初期開發商沒有設計天然氣管道,這些年來居民們燒水做飯大多依靠煤氣罐,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圣湖社區共有15棟樓,2650戶,6920人。除了8號樓和10號樓于2019年年底通上天然氣之外,多數住戶至今還在使用煤氣罐、電磁爐做飯。”居民江大姐補充。
圣湖社區居委會主任劉紅梅非常重視居民們反映的這件事兒,于第一時間召集大家開居民議事會。參加議事會的除了居民代表、社區工作人員外,還有相關政府部門、天然氣公司、物業管理等有關負責人。
“老人孩子常在家,吃飯是問題”“天然氣能解決嗎?”居民們依次發言……
“可以解決,必須解決”。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回答擲地有聲。
坦誠交流,直面矛盾,議事會高效運行,大家奔著一個主題努力,并當場達成協議——簡化流程,解決難題,服務居民。
開通管道天然氣,需安裝天然氣計量表,涉及到一定的費用,劉紅梅和居民們成立志愿者隊伍,深入每個單元挨家挨戶幫助物業收取相關費用。遇到一些租房的人不理解,志愿者就講政策,說道理,并聯系業主說明緣由,最終在兩周內辦妥了所有手續。目前,圣湖社區開通天然氣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預計6月初就能解決居民們的燃氣難題。
社區管理、議事有方。通過這件事,現在的“居民議事廳”被當地居民們親切地稱為“陽光議事廳”。大家評價,“居民議事廳”是自己參與社區管理的有效平臺,社區議事協商的方式喚醒了居民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意識,使大家真正成為社區治理的參與者。“過去,社區開展什么樣的建設、社區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們只能被動接受。而現在,我們不僅有了發表意見的平臺,共同商討與自己利益相關的身邊事,還能在社區的組織協調下,敞開心扉‘說事’,參與到社區管理與建設中來,實現‘我的社區我做主’,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