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市消協牽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獲得眾多餐飲企業及部分家庭的積極響應;7月3日,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和市民政局聯合發出“公筷公勺進家庭”倡議,這項公益行動的推廣漸入佳境。不過,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推廣公筷公勺仍需各方努力,認真踐行。
積極引導“讓我來”
疫情的發生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觀念。公筷保障健康,分餐彰顯文明,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公筷公勺怎能缺席?在這場“舌尖保衛戰”中,省城的不少餐飲企業紛紛響應號召,第一時間將公筷公勺放置在餐桌上,積極引導食客文明用餐,引領就餐新風尚。
“多一雙公筷,多一份健康?!弊呓轿黠埖甑臅x福樓,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的宣傳語格外醒目。樓內一個中型包間內,服務人員正在擺臺。記者注意到,這張8人桌上每位就餐者的餐具中均擺放著一雙長度長于普通筷子的白色筷子?!拔覀儾粌H為每位客人備上公筷,同時在轉盤上另外放置6雙公筷,確保每上一道菜都用公筷夾菜。”餐飲部副經理王紅云告訴記者,餐具中長27厘米的黑色筷子為食客自用筷,而長30厘米的白色筷子為公筷且頂端明確標注“公筷”二字,易于辨別,從就餐源頭對公筷的使用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前期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要求服務員用公筷給客人夾菜、對進餐中客人未使用公筷要善意提醒……山西飯店從細節入手,積極推進,效果明顯。“我感覺,七成以上的客人在我們的引導下正在逐步接受公筷公勺,畢竟是對自己健康有益的事,也是一種文明就餐習慣的養成?!?/p>
落地生根“看你了”
省城眾多餐飲企業踴躍推廣落實,不僅有百姓漁村、江南大酒店、濱河味道等大型連鎖飯店,還有乾晉元、醉愛你優、博凡酒館等中小型餐館,紛紛助力此項公益行動的開展。然而,現實生活中,仍有不少消費者對公筷公勺的接受度并不高,有人甚至嫌麻煩而產生抵觸情緒。
“尤其是家庭聚餐,公筷公勺大多會被放在一邊基本不用,我們也只能是引導或善意提醒,總不能強制人家使用吧?”南中環街某大型飯店大堂經理孟女士提起推廣公筷公勺的事感到有些無奈。她說,從4月份飯店復工之后,在餐桌上擺放公筷公勺已成為服務員的分內之事,同時盡可能地做到桌桌提醒客人使用。但據她觀察,能夠自覺踐行者不多,大多數食客對公筷公勺的認知還不夠。一次,一家五口人為老人過生日,其樂融融,其間,服務員建議他們使用公筷公勺,沒想到對方不但不領情,還嫌麻煩說壞了好興致,場面一度很尷尬。
“習慣養成需要參與者的共同努力。”市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廣公筷公勺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革除陋習,樹立新風,也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不斷提高認知與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安全、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