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培訓基層監管人員、食品經營從業人員,聚焦“一老一小”食品安全,提升特殊食品監管能力。
前不久,固體飲料虛假標注,以“配方奶”名義出售的問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對此,市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銷售行為的專項整治。針對發現的問題,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監管處獨家杰深入分析和講解了特殊食品的定義、屬性和常規表現形式;省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陳淑蕓系統講授了則特殊食品的分類、審批、注冊、標簽、銷售渠道和方式。培訓現場展示了部分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的樣品,讓參會人員現場辨識、區分,確保能從標識標簽上對相關產品辨假識真。

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聚焦“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以固體飲料、壓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銷售行為的專項整治為切入點,對全市嬰幼兒食品、保健食品經營企業、孕嬰用品店、藥店和大中型商場、超市等進行“拉網式”排查,建立特殊食品監管臺賬,調查統計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企業數量、狀況和分布情況,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檔案。同時,依據風險等級確定實施監督檢查頻次,確保特殊食品經營企業日常監管的全覆蓋,積極開展特殊食品安全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網絡宣教活動,提高消費者對特殊食品的認知水平和辨識力。
(責編:張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