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幼童無故哭鬧,還多次嘔吐、腹瀉、便血,被確診患上了腸套疊,于是轉到省兒童醫院治療……7月9日,省兒童醫院消化科的醫生為患兒切除腸道息肉,解除了危機。6月下旬開始,兩歲男童昊昊(化名)總是突然開始哭鬧,怎么哄也不行,有時還伴有嘔吐等癥狀。可過十幾分鐘,孩子就又好了,媽媽李女士沒多在意,以為昊昊可能是著涼了。然而,沒過幾天,李女士便發現昊昊開始便血,觀察了幾天,癥狀一直沒有緩解。7月8日,昊昊再次突然哭鬧起來,李女士趕緊抱著孩子到附近醫院檢查,確診為腸套疊,孩子太小,建議到專科醫院治療。
李女士又帶昊昊趕到省兒童醫院晉源院區。門診醫生接診時,發現孩子精神狀態差,就連哭聲也有氣無力,仔細詢問得知昊昊在幾個小時內已經兩次發生腸套疊,高度懷疑是腸道息肉所致,可能需要手術切除。
消化科專家趙青當時正在五一路院區出診,醫院便將昊昊迅速送至五一路院區進行術前檢查,并安排手術。一小時后,昊昊被送進內鏡室,消化科胡海燕、范三麗兩名醫生通過結腸鏡,發現患兒降結腸內有一個巨大息肉堵滿腸腔,周圍黏膜因反復發作的腸套疊而水腫堵塞了腸腔。如果不能在腸鏡下切除息肉,患兒就需要做開腹手術。考慮到孩子太小,醫生耐心反復探查息肉周圍黏膜,用兩個多小時,終于在結腸鏡下成功切除息肉,既避免了腸套疊的再次發生,也免除了昊昊開腹手術的病痛。
兒科專家也指出,腸套疊是嬰兒最常見的急腹癥,多發于2歲以下的幼童。一旦發生,患兒會出現劇烈腹痛、哭鬧、嘔吐、便血,若不及時處理,癥狀逐漸加重,還會出現昏迷、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因為兒童腸胃功能尚不健全,飲食品種突然改變,氣溫驟變或環境改變,小兒腺病毒、輪狀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誘發腸套疊,家長們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