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為日間照料中心的老人理發、唱歌,疫情防控期間給孤寡老人提供生活服務,創城期間則義務清理小廣告、清潔居民院落……柳巷街道起鳳街社區有一支“銀發姐妹志愿服務隊”,隊員共11人,平均年齡近70歲。她們熱愛生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深受居民喜愛。
志愿服務
78歲的原道蘭老人是起鳳街社區的老居民,曾先后擔任起鳳街小學校長和社區主任,深受居民喜愛。退休后,她經常在社區參加聲樂、口琴、書畫等興趣班,社區豐富的活動使她感受到了晚年生活的樂趣。
2018年,原阿姨想到,社區為居民做了很多工作,自己也應該盡微薄之力,為更多的人服務。她的想法得到興趣班其他老人的響應,大家便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因7名成員絕大多數為老年人,且均來自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宿舍院,平時以姐妹相稱,志愿隊便定名為“銀發姐妹志愿服務隊”。 從那以后,大家的生活豐富了許多:為日間照料中心的老人理發,逢年過節為駐地部隊的戰士包餃子、包粽子,暑期帶孩子做手工,過年為居民寫對聯……
隊伍壯大
這支銀發志愿者隊伍活躍在社區,溫暖了很多人。67歲的謝秋風當年是原道蘭的學生,看到老師已近耄耋之年仍熱心公益,她非常感動,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72歲的單玉秀是獨居老人,疫情防控期間,得知她想買雞蛋,社區干部及時買好送上門。她為了傳遞志愿服務精神,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她當年下鄉當知青時,習得一手理發技能,加入服務隊后,成為“專職理發師”。
目前,志愿服務隊已由最初的7人壯大到11人。其中,81歲的許志宏老人年齡最長,“最年輕”的黃晉梅和陳金鳳今年57歲,也都是奶奶輩的人了。 隊員年齡相差較大,尊老風氣濃厚,黃晉梅等“年輕人”經常搶著干累活和臟活,將巡街等稍微輕松些的活兒交給年長者。
深受喜愛
創城活動期間,這支隊伍成了社區干部的“左膀右臂”。
清理和拾掇居民院落,需要志愿者提前做居民的思想工作。“銀發姐妹志愿服務隊”挨個和居民溝通,居民中有人是原道蘭教過的學生,有人是志愿服務隊員的幫助對象,所以,隊員的話大家愛聽。有了志愿服務隊的幫助,清潔工作開展得特別順利。
前不久,社區干部因轄區一個居民院小廣告太多發愁,“銀發姐妹志愿服務隊”便承包了清理任務。3天時間,院里的小廣告被清理得一干二凈。
一次,看到她們做公益,一名輪椅上的老大爺求助。原來,他家下水管道堵塞,電路也有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辦。61歲的洪愛萍便幫忙找來管道修理工和電工,幫老大爺解決了問題。
幾年來,“銀發姐妹志愿服務隊”贏得了居民的喜愛,志愿者也樂在其中,“我們付出了勞動,但我們也收獲了付出的快樂!”66歲的徐玉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