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融入了群眾的日常生活,這種低碳、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不但補足了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在節能減排方面也做出了凸出貢獻。在2020年9月22日世界無車日,哈啰出行公布了太原市共享兩輪騎行大數據。一整年的時間里,太原人使用哈啰單車行駛里程超過了4.5千萬公里,相當于減少碳排放量超過3100噸。同時根據數據顯示,共享兩輪在保障群眾復工復產、拉動城市經濟循環及經濟復蘇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貢獻。其中僅夜經濟消費一項,哈啰出行在太原市就帶動了超過220萬人次的消費。

日前,哈啰出行發布了“9.22世界無車日”共享出行大數據。據數據顯示,從2019年9月21日至2020年9月21日,太原市使用哈啰出行的人數超過330萬人,占據太原總人口近74%。太原人騎行哈啰單車的總里程數超過了4.5千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超過1125圈。
共享兩輪與汽車等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綠色、節能、環保是天然優勢。據出行大數據顯示,太原人通過一整年的騎行,省下汽油超過1600萬升,減少了碳排放量超過3100噸。再打一個形象的比方,如果一棵樹“卯足了勁”每年吸收10公斤碳排放量,太原人通過騎行,一整年減少的碳排放量就相當于要多種近17萬棵樹。
而在健康方面,太原人通過騎行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據出行大數據披露,一整年的時間里,太原人通過騎行共享兩輪燃燒了40億卡路里,這相當于消耗了約1204萬碗米飯的熱量。
值得一提的是,哈啰方面數據顯示,其用戶分布逐漸從80、90為代表的的“互聯網人群”走向全年齡段,60后和70后用戶群體增長明顯,共享出行進一步成為公共出行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拉動城市經濟內循環促進經濟復蘇
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社會正常秩序,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影響。為了確保群眾出行安全、保障必要出行,今年2月份,哈啰出行率先進行了共享兩輪的無差別消毒工作,給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交通工具。而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進行,使用共享兩輪的群眾也越來越多,這從哈啰出行發布的大數據中也可體現出來。
據大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5月,使用哈啰單車、助力車的市民呈穩步上升的趨勢,5月底基本恢復了去年同時期水平。而今年8月份,哈啰單車、助力車的峰值騎行量超過了去年同時期,創造了歷史最高點。共享兩輪騎行量的攀升,也側面反映出了復工復產在穩步進行,大家也都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軌道上。
從騎行時段來看,共享兩輪早晚高峰期分別是早上7點至9點、傍晚5點至7點,早、晚高峰期6個小時的騎行總量占全天騎行量的50%左右,共享兩輪對市民的通勤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受益于共享出行高頻便利的特征,共享兩輪在彌補城市深夜公共交通空白也發揮著有力作用,深夜時間段的騎行量占全天約20%。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非通勤出行”的騎行人次與往年同時期相比幾乎翻了一倍,進入6月份之后尤其明顯。這種場景的騎行集中在傍晚6點至晚上10點之間,出發地大多為寫字樓、居民小區、地鐵口等,而目的地則大多集中在商業綜合體及美食街等地,反映出太原濃厚的城市煙火味。據數據統計,在過去的一年里,僅夜經濟一項,哈啰出行就在太原市拉動了超過220萬人次的出行消費及其帶動的城市夜間消費。共享出行鏈接城市功能區塊作用明顯,逐漸與商業消費、休閑社交、騎行愛好等行為綁定,夜間經濟繁榮作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