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健康路,改革發展惠民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改民生工程,特別是“十三五”開局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醫改的重大決策部署,立足山西實際,緊緊圍繞?;?、強基層、建機制,解決群眾的看病就醫難題,創造性拓展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重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格局,打造了縣域綜合醫改“山西模式”,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醫改舉措之一。2018年9月全國縣域綜合醫改現場會在我省運城市召開,以山西為代表的“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得到推廣。2019年8月份,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山西和浙江兩省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省。我省昂首走在全國醫改的“第一方陣”,撐起了守護群眾健康的一片藍天。
體制上“破舊立新”激發醫療集團內生活力
上級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基層衛生院門可羅雀、無人問津。這是醫改前不少地方的基層衛生院面臨的尷尬狀況。城鄉醫療水平發展不均衡,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水平較低,高水平醫務人員短缺,縣域內群眾特別是偏遠地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是我省推行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必須破解的現實問題。實現縣鄉醫療資源的互利互通,必須打通體制這道“關卡”。凝聚共識,精準發力,我省著力在體制上“破舊立新”,實現縣域醫療資源優化整合,以縣綜合醫院為龍頭,將轄區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整合成一個獨立法人的醫療集團,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
2016年,高平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以縣醫院為獨立法人的醫療集團。整合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施“六統一”管理,實現責任一體化、發展一體化、利益一體化。醫療集團業務統一管理后,實現了同病同治。推行Ⅱ型糖尿病、短暫性腦出血發作、反流性食管炎等10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明確治療流程,上下統一標準,實行表單式管理,規范了醫療服務。同時,根據各分院的功能定位和技術特點,初步建成了南城兒科特色分院、建寧老年病特色分院,讓患者以衛生院收費標準,享受到市級醫院的醫療服務,實現了“少花錢,少跑路,治好病”。“如今,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誰還愿意跑那么遠?”建寧鄉建南村村民郭貴年說。
在山陰縣醫療集團,鄉鎮衛生院患者檢查結果可以通過藍牙傳輸進入縣鄉一體化網絡系統,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就可借助遠程會診系統為遠在數十公里外的村民看病。在北周莊鎮衛生院就診的村民蘇文武說道:“不用多跑路,在衛生院就能通過大屏幕請縣醫院醫生給我看病?!?/p>
特別是今年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縣級醫療集團充分發揮緊密型組織優勢、集成式業務優勢、一體化管理優勢,全省117個縣級醫療集團成為117支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的“合成部隊”,助力全省確診病人零病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雙零目標”實現。
內生發展活力充分激發,推動著縣域醫療集團健康發展。2017年底,我省實現所有縣(市、區)醫療集團掛牌運行,2017年至2019年,進入分類指導、示范引領、重點突破、全面深化階段。2019年以來,我省著力推動《山西省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促進條例》立法工作,縣域綜合醫改進入規范化、標準化、法制化新階段。
質量上“壓茬提升”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直接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我省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的目標,就是努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獲得均等化、同質化、一體化的衛生健康服務。經過不懈努力,這一目標正在成為真真切切的現實。
前段時間,陽曲縣東黃水鎮直腸癌患者吳某,入住陽曲縣人民醫院。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郭建昇指導下,縣醫院外科團隊順利完成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手術。吳某的家人動情地說:“能在縣醫院就把癌癥手術做了,這也是醫改帶來的實惠,不出縣就可享受省級醫院的醫療服務。”
全省縣級醫療集團成立邁出了第一步。始終堅持內涵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持續下沉,提升整體服務質量,則是確保改革成功的關鍵。我省著力在質量上“壓茬提升”,提高縣域醫療服務水平,全省建立三級醫院縱向醫聯體,采取定單位、定責任等“六定”和行政、醫療、護理管理“三同步”派駐幫帶措施對縣級醫療集團進行幫扶。
省心血管病醫院與文水縣人民醫院建立醫聯體,省心血管病醫院長期派駐兩名副高及以上職稱的醫務人員,擔任心內科和心臟介入常務副主任?!俺鲩T診、查房、手術等工作流程和原來一模一樣,只是換了工作環境?!迸神v文水縣的心臟重癥病區主任薛曉波說,“這種合作模式才能真正達到上下無縫銜接?!?/p>
隨著優質資源持續下沉,目前,“組團式”精準幫扶在貧困地區全覆蓋,三級醫院從管理、技術、人才等方面全面帶動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許多貧困患者看病不用東奔西跑,在鄉鎮衛生院做完檢查后,由基層醫生發起申請,就能與上級醫院進行連線,共享名醫。通過遠程會診平臺,不出門、少花錢即可享受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大寧縣三多鄉三多村貧困戶王金成說:“以前不敢想呀,現在在鄉鎮衛生院就享受到了縣醫院醫生們的診療服務,看病真的方便了?!?/p>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式緊密型醫聯體模式在我省落地開花。山西白求恩醫院與永和縣人民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分別與清徐縣、河津市、盂縣人民醫院、應縣人民醫院,山醫大一院與鹽湖區人民醫院、萬柏林區中心醫院構建了新型托管機制,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的管理、醫療、學科、人才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城市大醫院的優質服務。截至目前,全省組建三級公立醫院牽頭的醫聯體60多個,省級專科聯盟40個、城市醫聯體19個、46所三級醫院幫扶166所縣級醫院、400余個??平ㄔO,縣級醫療集團全部開通遠程診療。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共同發力,加快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使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成果上“問效于民”堅定守護貧困患者安康
在深入推進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的過程中,我省堅持預防為主,把治病救人與健康服務有機融合,不斷增強群眾改革獲得感,著力在成果上“問效于民”,堅定守護貧困患者的安康。
寧武縣涔山鄉大石洞村79歲老人葛有明去年冬天咳嗽一直不見好轉,家庭醫生帶老人入院檢查,診斷為肺心病。老人康復出院后,家庭醫生根據其病情,給他發放了與肺心病有關的健康知識手冊,為他詳細講解肺心病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家庭醫生的耐心引導下,葛有明戒掉煙酒,改掉了自己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改,對身體好,家人也安心。”葛有明說。
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堅持助力健康扶貧,使貧困人口慢性病健康管理不斷加強,實現了健康扶貧的“關口前移”。也使許多像葛有明這樣的農村老人轉變了健康觀念、改善了不良生活習慣、開始重視疾病預防,健康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前段時間,偏關縣人民醫院醫生胡學忠到黑豆埝村貧困村民李寬占家開展健康評估,初步診斷李寬占為甲狀腺功能低下。胡學忠當即協助他辦理了入院手續。經過精心治療,李寬占康復出院,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90%,個人僅負擔了775.56元。李寬占豎起了大拇指,“有病找簽約醫生,少跑冤枉路,不花冤枉錢”。
我省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堅持把基層強不強作為評價改革成效的“試金石”,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健康扶貧工程,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采取“三保險”“三救助”和“雙簽約”,不僅使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而且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看病就醫負擔。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6.17萬人,已簽約255.81萬人,簽約率99.96%,其中慢性病患者確診44.81萬人,已簽約慢性病患者44.77萬人,慢性病簽約率99.91%,面對面隨訪慢性病患者43.23萬人,隨訪率達96.56%。
縣鄉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回應了群眾所盼,解決了群眾所需,得到了群眾擁護,也賦予了繼續改革前行的動力。夢想擁抱時代,奮斗贏得未來。省委省政府正圍繞建設健康山西,不斷滿足全省群眾健康需求,奮力譜寫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