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萬柏林區政府消息,自從去年被列入國家第四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范圍以來,該區嘗試了一系列探索實踐,讓村民對集體資產“看得清”“夠得著”,村里擰成一股繩,各村的集體資產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做大做強。
“原來不知道村里有多少家底,也不知道自己能給村里干點啥,現在搞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伙兒弄清楚了村里的資產情況,也知道自己占了多少股,只要好好干,村里就收入多,大家也分得多。”小井峪村村民魏箭心里亮堂了不少。
自2019年5月以來,萬柏林區的農村集體產權清產核資工作在充分利用土地確權頒證、國土資源、林業、水利等數據基礎上,按照“清查核實、數據對接、公開公示、確認結果、建立臺賬、審核備案”七步走的方式,對各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資源性資產都進行了全面清查核實,最終摸清了“家底”。與此同時,全區共清查經濟合同478份,重新簽訂合同37份,有效保障了農村集體及農民權益。
如何盤活這些集體資產?萬柏林區采取的辦法是將村集體資產全面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股權設置以村民成員股為主,是否設置集體股,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民主決定,沒有留集體股的,應當通過提取公積公益金,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解決好公益開支和發展集體經濟需求。
資產理順了,下一步該區將積極謀劃和實施一批城郊型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田園綜合體、農業主題公園、特色農業小鎮和農林文旅康融合景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