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改造一批社區便民消費服務中心、老年服務站等養老服務設施;打造“互聯網+養老”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公園要做好適老化服務……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我省日前出臺《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支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按城市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10分鐘生活圈和5分鐘生活圈,建設改造一批社區便民消費服務中心、老年服務站等養老服務設施,為有效解決老年人無法使用智能技術獲取線上服務的困難,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保障居家老年人基本服務需要。年底前出臺《山西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指導各市在老舊小區的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中,充分考慮社區養老需求,健全養老服務設施,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水平。
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引導物業服務企業通過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互聯網+養老”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定制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
公園要推出適老化服務。需提前預約的公園或動物園、植物園,應保留人工窗口和電話專線。城市公園內的收費場所均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老年人進入公園獲取電子講解、使用智能健身器械等,公園職工、志愿者、安保人員應積極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導、人工幫扶等服務。
為智慧居家養老提供技術保障。新建、改建的居住小區、居住建筑要將5G通信設施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提供通信設施保障。
各市要加快建立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加快推動完整社區、智慧社區和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等相關制度建設,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進一步明確有關適老化的內容,切實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過程中的各項合法權益。
強化督促落實,定期組織開展公共服務適老化程度評價,相關結果納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評估。
年底前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相關工作納入智慧社區、完整社區建設中,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年底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