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新聞縱橫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山西脫貧攻堅答卷】解開脫貧結、找到致富路,大同市云州區——小黃花做成大產業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趙志成 郭利 曹雪春 2021年02月26日 09:01

  時值早春,在大同市云州區唐家堡村黃花種植基地,云州區唐家堡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旗早早就站在黃花地頭,凝望著這片“致富花”盛開的熱土。楊旗說:“再有兩個月,黃花就又綠了。離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云州考察就快整整一年了。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要更努力帶領鄉親們致富,絕不辜負總書記的囑托。”楊旗說,“黃花不僅是我們的‘致富花’,更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感恩花’。”

  堅守農村發展黃花產業,是楊旗干事創業的根基。“我們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延長產業鏈條,完善黃花產業生態,發展智慧農業,共同實現鄉村振興!”楊旗激情滿滿地說,正像政論專題片《擺脫貧困》中介紹的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山西大同的小黃花、陜西秦嶺的小木耳都成長為大產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這一個個被精心培育起來的特色產業,打通了一條條致富門路。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州區唐家堡村黃花種植基地考察時指出,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希望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之后,村民們種植黃花的勁頭更足了。2020年,公司流轉了村里500多畝土地,實行公司化統一經營管理,提高黃花標準化生產水平,以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楊旗說:“2020年,公司累計銷售干、鮮黃花1300多噸,比前些年增加了很多。在支付了村民土地流轉費、勞務費等費用的基礎上,在年前又特意拿出20多萬元,分給唐家堡村152名60歲—89歲老人,4名90歲以上老人,34戶困難家庭,每人每戶500元至1000元不等,讓他們切切實實過個了幸福年。”

  在唐家堡村黨群服務中心的黃花系列產品展廳,記者看到,黃花干菜、黃花醬、黃花餅、黃花化妝品……琳瑯滿目的黃花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唐家堡村黨支部書記師偉說:“總書記來考察,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動力,我們把農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保障他們增收致富。去年黃花采摘季,我們發現存在農戶種植銷售難,價格無保障;生產企業收購難,質量無保證的現象。為此,我們組織黨員干部在田間地頭設立服務收購點,通過地頭收購省去了經紀人環節,保證了收購價格,農戶每畝地增收1000元,全村增收298萬元。”

  如今,唐家堡村對壯大黃花產業越來越有信心。村民唐萬表示,今年準備把自家30畝黃花地都流轉給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經營,“這樣不僅能分紅,還能務工增加收入。”

  唐家堡村的發展,是云州區近年來把黃花作為“一區一業”和脫貧攻堅主導產業發展的縮影。2016年以來,云州區將黃花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振興鄉村的重大舉措,成立了黃花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和黃花協會,出臺各類扶持政策21項,開啟全程“保姆式”服務模式。黃花面積由2011年的1.68萬畝發展到2020年的17萬畝,產值達11.18億元,僅黃花一項,全區12.35萬農村常住人口人均收入4100元,占到全年預計收入的34.9%。列入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入選國務院和農業農村部、國扶辦產業扶貧典型案例,正在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發展10萬畝桑干河有機旱作農業,帶動8100余名貧困戶增收;10萬畝杏果、葡萄等經濟林,讓5200名貧困戶長期受益;5萬畝都市蔬菜,為6000余名貧困戶拓寬增收渠道;4萬畝中藥材和康養景觀農業,讓1100名貧困戶受益,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村村喜見新氣象的可喜局面。

  云州區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著力延長黃花產業鏈條,培育15家龍頭企業,開發了九大類120多種產品。此外,利用黃花觀賞期長的特點,大力發展黃花景觀農業。云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龐有軍表示,云州區黃花產業已經呈現出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好勢頭。他說:“我們絕不辜負總書記的囑托,一定要把黃花真正做成大產業,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循化| 冕宁县| 丰城市| 古田县| 白朗县| 镶黄旗| 方正县| 兴宁市| 资兴市| 襄樊市| 岱山县| 叶城县| 大埔区| 大冶市| 西乌珠穆沁旗| 长汀县| 长兴县| 志丹县| 睢宁县| 蒲城县| 鄂尔多斯市| 衡水市| 霍邱县| 工布江达县| 三门县| 聊城市| 贡嘎县| 景东| 将乐县| 栖霞市| 孝昌县| 佛冈县| 信宜市| 饶平县| 滨州市| 正蓝旗| 金秀| 富源县| 安徽省|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