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的村級服務站里,村民可以收發快遞,還能買到實惠的生活用品。4月29日記者采訪得知,山西中通嘗試“快遞下鄉”新模式,在全省26739個建制村中,已開通各類村級快遞服務站點達1.3萬余個,打通了“快遞進村到家,農貨出村進城”的雙通道,不僅讓農村居民享受與城市居民同樣的快遞服務,也讓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毛細血管”更加暢通。
如今,網購已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購物方式之一,大多數人足不出門就可以享受“送貨上門”的便利。然而,就是這稀松平常的網購取件,對于偏遠一點的鄉村來說,卻是個難題。近年來,隨著我省“快遞進村”工程的推進,這個難題正在一點點被破解。山西中通嘗試“快商合作”“駐村設點”“快快合作”等多種模式,全力推進快遞進村。在具體操作上,根據各個地方的不同特點,采用適宜當地的模式。例如,在具備條件的農村設立村級快遞服務站,每天,各個服務站內都會有送下來的快件,村民不必遠行就能取到件,如果想往外發快遞,也都送到村級服務站就行。
在這些服務站的貨架上,還擺放著包括洗衣粉、洗衣液、衛生紙等在內的日用品,以及雞蛋、掛面、饅頭、蔬菜等生鮮副食等,村民們取件的時候順便就能買到,不僅價錢實惠,購買方式也合心意??梢哉f,作為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一環,小小服務站,不僅承擔著消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職能,還承擔著方便生活、溫暖人心的功能。隨著一個個服務站點的建立,不僅完善了農村的公共服務體系,也讓更多村民享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