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住在北沙河旁棕櫚家園小區的李成宇,都會沿著北沙河北沿岸、解放路晨跑。看著北沙河兩側滿眼的綠色、美麗的小游園,再看看解放路寬敞的路面、漂亮的地鐵口、雄偉的高架橋,他真是打心眼里高興,越跑越輕松。
“城鄉環境變美了,心情也更加舒暢了!”一年來,在杏花嶺區,和李成宇有同樣感受的市民越來越多。該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要求和市委系列部署,團結帶領全區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開拓創新、擔當務實,實現了經濟穩步向好、轉型態勢強勁、社會和諧穩定。
現代產業新體系
“在杏花嶺區,如今玩的看的實在太多了!”5月13日一大早,在西苑社區育才苑小區小花園內,不少晨練居民正談論著最近能去哪里逛逛。
潘大娘說:“在咱們身邊就有4條文化游覽線路。以晉商博物院、唱經樓、拱極門以及以趙樹理等名人故居和府城文道為主的歷史文化游覽線路;以中國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業園、解放紀念館、牛駝寨戰斗遺址等歷史遺跡為依托的紅色文化游覽線路;以太原動物園為中心,依托采薇莊園的北部休閑線路;串聯中華老字號釀造小鎮、小窯頭非遺文化小鎮等東山特色景點的東山文旅特色旅游線路。大家有空就近去轉轉看看。”
杏花嶺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科創制造、現代商貿、文旅融合三大領域轉型取得明顯進展,解放路—勝利街—北中環商圈雛形初顯。晉商博物院正式對外開放,府城文道建設加快,古圓通寺、鎮遠橋回遷復原完成,“游杏花嶺、看府城史”的文旅品牌逐步形成。先后與融信地產、中投中智、雪松控股、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香港銅鑼灣等企業對接25次,就“飛地經濟”、融信時光城、中國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業園等項目進行實質性對接,簽約8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161.64億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該區還多層次打造創新生態,緊抓“六新”項目建設,謀劃實施“六新”項目28個,投資5.58億元。429個5G基站網絡建設任務全部完成。杏花嶺區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京東(山西)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1898“太原兵工廠”文化產業園等載體性、牽引性重點項目成功落地,京東(山西)數字經濟產業園已有11家企業入駐。申報“專精特新”企業1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89家,2家科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52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國家信息庫,技術合同交易額達18.32億元以上。
細節體會獲得感
“我的新房子既寬敞又明亮,歡迎大家來做客。”在勝利街五一路口的國澤龍城苑小區,今年70歲的祁大娘一提起自己的新房子,就樂得合不攏嘴。祁大娘過去住在小北關棚戶區的老樓房里,面積只有30多平方米。經過棚戶區改造,2020年11月底,祁大娘第一個搬進了新建成的國澤龍城苑小區,新房子有79平方米,老人一人居住非常寬敞。如今,老人每天都要下樓在小區內轉轉,再沿著北沙河走走,碰見老鄰居笑著打聲招呼,生活非常幸福。
和祁大娘同樣感受到幸福的還有金剛堰路22號院節水中心宿舍樓的老年居民。這個院子建于1994年,有居民36戶,其中一半是60歲以上的老年居民。在三橋街道旱西關西社區的支持下,這里成為杏花嶺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試點。如今有了電梯,老人們能隨心所欲出門了。
杏花嶺區穩步推進回遷安置,解決141戶各類改造動遷遺留難題,新開工保障住房1468套,基本建成7048套;啟動7個城中村安置房建設,已回遷854套,在建6082套,已基本建成3654套;高標準完成旱西關南二條等4個片區和231個老舊小區整治,97個小區356棟樓完成節能改造,加裝11部電梯;完成69條背街小巷整治;施劃停車位3055個,新建公共停車空間6處2141個停車位,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
該區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彩化財化行動,高標準打造王家山森林運動公園,完成東山旅游公路通道綠化、提檔綠化533.86畝,全年完成提檔綠化7047.03畝;堅持空氣質量改善優先原則,綜合指數下降率和PM10、SO2、CO三項污染指標改善率在六城區排名第一。
該區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27億元,增幅24.2%,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5%;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技能提升培訓9452人,新增就業15630人;為三無人員、孤兒、留守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各類特困人員累計發放各類補貼5584.3萬元;啟動6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1所老年福利院建設;全面啟動23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項目。
該區還扎實開展“深刻汲取教訓,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集中教育整頓暨專項整治,聚焦20個重點行業領域和人員密集場所,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各類生產安全亡人事故數和人數均下降20%;狠抓社會穩定風險防范,建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制度機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力防范新型網絡犯罪,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堅決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安寧;全年刑事類警情同比下降14.7%,“兩搶一盜”類警情同比下降29.2%。
“一城五區”新格局
一年來,杏花嶺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層次打造創新生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四治”一體推進,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形勢逐步好轉,居民幸福度不斷提高。
“十四五”期間,杏花嶺區努力打造產業轉型領先區、中心城市核心區、社會治理示范區、府城文化引領區、幸福生活樣板區,全面建設現代宜居杏花嶺,打造錦繡太原新府城,基本形成新興實體產業集群、一流創新開放生態、高品質城市發展框架、親商富商重商環境、府城歷史文化名片、更高水平的文教特色、綠色低碳發展體系、高品質生活格局。該區要緊扣“一城五區”的發展定位,“一城”統“五區”,“五區”簇“一城”,奮力促轉型,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