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國第37個教師節。9月8日,臨縣四中張杰老師還在像往常一樣忙著上課。去年教師節,他和愛人王秀秀曾作為全國特崗教師的優秀代表,獲評全國“最美教師”,登上了央視領獎臺。以他們為代表,近年來,我省涌現出了一大批奮斗在基層一線的優秀教師,全省教師隊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全面優化和加強。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共有教職工60.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48.22萬人。專任教師中,高等教育4.4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2.94萬人、基礎教育40.86萬人。基礎教育專任教師中,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分別為6.53萬人、16.83萬人、10.86萬人、6.43萬人,特教和工讀學校還有0.21萬人。
“全省教師隊伍職稱、學歷結構基本合理,教師隊伍數量基本滿足全省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教師學歷近年來持續提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普通高校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比例達75.65%,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比例達20.64%。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師比例達39.71%、44.74%、55.1%,普通高校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35.06%。分別為14∶1、10.3∶1、10.2∶1的小學、初中、高中生師比,均高于國家辦學條件規定。
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近年來,我省采取多項舉措,努力打造一支結構優化、綜合素質高的優秀教師隊伍。通過實施中央和省特崗教師計劃、國家和省屬公費師范生培養,拓寬高素質中小學教師補充渠道,共招聘、補充特崗教師29784名、公費師范生6222名,全部安排到各級中小學和農村學校任教。2021年,國家及我省優師計劃開始實施,今年為我省15個省級脫貧縣定向錄取優師計劃師范生290人,畢業后全部回定向縣中小學就業。這一舉措得到了相關縣區的歡迎與肯定,“可以有效解決脫貧地區教師學歷層次較低、知識陳舊、年齡結構老化等突出問題,將現代教育理念引入,促進鄉村義務教育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
為培養更多名師、名校長,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十三五”期間,我省爭取中央財政資金3.47億元實施了“國培計劃”,累計培訓教師70余萬人次。省財政還投入資金6500萬元,支持開展了中小學名校長、省教學名師等示范培養和高端研修項目,累計培養培訓了2000余名示范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人才。同時爭取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資金7900萬元,建成職業教育“雙師型”名師工作室45個、緊缺領域教師技能創新平臺45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30個,累計培訓教師3.62萬人次。
為全面保障教師待遇權益,我省實施了高校內部薪酬分配改革、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集中連片特困縣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彩票公益金資助家庭困難教師等一系列政策,117個縣(市、區)全部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此外,我省還在全省域推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實現能者上、閑者讓;將教師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至高校,高校人才評價自主權充分發揮;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破“五唯”要求,中職與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評審取消了對榮譽和表彰獎勵方面的剛性要求,暢通教師多元化晉升和發展通道。
近年來,我省涌現出包括張杰、王秀秀夫婦在內的一批先進教師典型。比如,“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許軍則、范妹鎖,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等4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臨縣三中教師秦京鋒等,教師們的職業榮譽感不斷增強。記者9月9日發稿前從省教育廳獲悉,秦京鋒老師將作為我省優秀教師代表,參加2021年全國教師節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