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全運會吉祥物。
東京奧運會圣火熄滅不久,全運會的精彩就將在陜西激情上演。9月15日晚,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開幕式,三秦大地上積蓄已久的體育熱情將在此全面釋放。本屆全運會有什么特色?會徽和吉祥物又有什么寓意呢?讓我們來一一揭秘吧。
賽程
一天最多產生51枚金牌
第十四屆全運會于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陜西省舉行,其中競賽項目共設35個大項、409個小項。
按照賽程,本屆全運會開幕式前已展開游泳、足球、體操、棒壘球等大項的比賽。在開幕式至閉幕式期間,本屆全運會將進行游泳、田徑、籃球、排球等大項的比賽。其中9月25日是產生金牌最多的比賽日,共將產生51枚金牌。國家體育總局表示,會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賽事籌辦工作要求,適時對競賽總日程進行動態調整。
亮點
群眾賽事首次線上比拼
全運會從2017年起增設群眾組比賽項目。本屆全運會上,群眾項目創了全運會歷史上多項“首次”:首次設立群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群眾賽事活動參賽隊伍首次覆蓋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首次采用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進行;首次將疫情防控與平穩辦賽相結合;首次將4個展演項目同時同地舉辦;首次采用分散上報、集中評審的模式運作。
本屆全運會群眾組比賽共有19個大項、185個小項。其中,大項的設置與上屆持平,小項比上屆增加了59個,同時還增添了群眾項目的展示活動,使群眾選手參與面更廣、獲獎范圍更大。
在已經結束的群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中,共有全國各地的766支隊伍、6800多人參賽。僅廣場舞、廣播體操和健身氣功3個項目就吸引了4600余名運動員、550余支代表隊。另外,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十四運會4個展演項目將以線上比賽的形式舉辦,這在全運會歷史上還是首次,是體育改革的創新和亮點。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群眾可更方便地參與到全運會中。
防疫
科學安排嚴格管理
本次全運會是疫情暴發以來,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舉行的第一次全國性綜合運動會,防疫難度和壓力不小。
開賽后,所有參賽人員實行封閉式管理。在比賽場館內,根據賽事特點和運動類型,劃分出封閉管理區和非封閉管理區。封閉管理區只允許運動員、技術官員等必要人員入內;非封閉管理區為觀眾、服務人員活動區域。組委會將根據各類人員流線嚴格管理,避免交叉感染。賽事期間,全運村和定點接待酒店對人員實行封閉管理。
十四運會醫療保障體系由醫療服務網點、急救轉運機構和定點醫院三部分組成,提供24小時服務。賽事期間,工作人員和賽會志愿者持組委會核發的有效工作證件,在各醫療服務網點免費就診。
本屆全運會的防疫運轉是北京冬奧會的一次提前實戰模擬,意義重大。
場館
“長安”開出“盛世之花”
本屆全運會的53個場館分布在陜西省13個市、區。
作為十四運會的主會場,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呈“品”字形布局。體育場取名“長安花”,柔美飄逸的線條勾勒出鋼鐵“盛世之花”,是一座可容納6萬人的大型綜合體育場,是西北首個獲國際田聯一級認證的場地,更是國內首個實現5G全覆蓋的“智慧體育場”。
體育館取名“長安鉆”,是一座可容納1.8萬人的大型綜合體育館。
游泳跳水館取名“長安鼎”,寓意鼎盛中華,是一座可容納4000人的綜合體育館。
會徽
取象傳統禮天玉璧
本屆全運會的會徽取象傳統禮天玉璧。玉為自然之精華,玉璧為致敬上天禮器,寓意全國人民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慶祝第一個百年夢想的實現和第二個百年夢想的到來。
會徽設計方案主要由中心部分、環形部分、主體色彩三方面構成,虛實相間,動靜結合。中心部分為寶塔山、延河水和五孔窯洞;環形部分將玉璧紋飾幻化成田徑、球類、游泳3個運動項目人形,體現全民全運的理念;顏色上,會徽以黃、綠、藍、紫、紅為主色調,其中黃色象征黃土高天,紅色象征革命圣地,綠色象征生態文明,藍色象征現代科技,紫色象征文化魅力,呈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吉祥物
原型是4個國寶級動物
吉祥物設計方案是以陜西秦嶺獨有的4個國寶級動物“朱鹮、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為創意原型,設計了一組幸福快樂、充滿活力、精神煥發、積極向上的運動吉祥物形象。
其中,朱鹮“朱朱”手舉火炬,展翅飛跑;大熊貓“熊熊”張開雙臂,熱情奔放;羚牛“羚羚”,健壯憨萌,闊步向前;金絲猴“金金”,聰明智慧、靈動可愛。
身著“富裕黃”、“圣地紅”、“夢想藍”、“生態綠”運動裝的吉祥物組合,分別寓意奔向新時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國夢。據《北京晚報》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