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旗艦店光彩奪目,傳統老字號全新升級……歷時一年多升級改造,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老街——太原鐘樓街9月19日正式開街運營,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創建及認定也在近日啟動。平臺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生產性服務業向集聚區集中、生活性服務業向商圈集中,對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服務業占據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地位舉足輕重。“十三五”期間,我省服務業取得積極進展,增長貢獻、內生動力、融合態勢持續提升,雖然交通運輸、批零住餐等傳統服務業占比有所下降,但云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網絡購物、在線醫療、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興起,特別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令人期待,為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活力。
集聚發展凸顯“雁陣效應”。創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江蘇2005年起步,不到兩年發展到47個,入駐企業7400余家,實現營業收入1136億元,稅收86億元;廣西2017年啟動,第二年即認定38個,入駐企業7000多家,實現營業收入1325億元,稅收33億元。春潮帶水晚來急,我省“十四五”要在已認定25家的基礎上,5年內創建50家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全省服務業提質增效推進大會強調,要像抓工業園區一樣抓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一條可行的路子。各級各地有關部門,特別是牽頭部門要把這件事抓在手上,務必抓出成效。一方面,要堅持示范先行,在抓好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探索,聚業興產,更好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另一方面,要借鑒先進地區經驗,聚焦主導產業,著力搭建集投融資、科技信息、高端商務、人才培訓等于一體的公共配套服務平臺,促進上下游關聯企業抱團集聚、耦合成鏈,筑牢產業根基。
城市之強,強在現代服務。現代服務業風生水起,不僅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緩解就業壓力的主渠道,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走向知識社會的必要條件,其發達程度則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山西省“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形成中心城市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向集聚區集中、生活性服務業向商圈集中的區域功能布局。實施強省會戰略,太原都市區要邁向國際化現代服務和消費中心。著力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太原成為旗艦、各市爭先恐后,才能百舸爭流、千帆競發。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大力發展高端商務、會展、咨詢等現代服務業,不斷拓展太原服務業發展的空間和層次,使之成為我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強大引擎,高質量建設山西綜改示范區“五大中心”,建設一批層次高、業態新、功能全的各類現代高端服務業載體,各市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和水平,我們就一定能夠抓住“十四五”全方位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的難得機遇,奮力實現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后來居上、彎道超車,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邁上新的大臺階、實現新的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