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有想到,大家對清德鋪紅薯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愛。”清徐縣徐溝鎮清德鋪村紅薯協會的負責人李小兵,談起此次參加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的感受,連說沒想到。這次他又帶著“太原紅”“西瓜紅”“煙薯”“哈蜜”等品種來到農交會。
展會那幾天,天公不作美,陰雨連連,場館內氣溫也不太高,吃塊熱乎乎的烤紅薯,最愜意不過了。這不,老李的烤紅薯剛烤好,參會的市民聞著香味就來了,十幾個人把不大的攤位圍得嚴嚴實實。“慢點吃,別燙著,大家都有份。”新一爐的烤紅薯剛出來,就被早已等候的食客一搶而空,李小兵趕緊招呼別燙著。
“好吃,比俺們山東的烤白薯好吃多了。”一位來自濟南的客商說,這清德鋪的烤紅薯真是又甜又綿,吃一口就有小時候的味道。
李小兵說,清德鋪村種植紅薯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到清朝光緒年間已享譽并州。《徐溝縣志》記載,“清德鋪村東南西面各有渠”,土壤保水性不強、肥力差,莊稼產量不高,卻成就了清德鋪紅薯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聰明的清德鋪人“以地利補天時”,用他們勤勞的雙手種植出了以甜綿著稱、風味絕佳的清德鋪紅薯。如今,種紅薯已經成為清德鋪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全村4666畝耕地,紅薯種植面積就有2000多畝。
“前些年,盡管清德鋪紅薯品質優,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連現在叫的‘太原紅’也只是口口相傳。”李小兵說,清德鋪紅薯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健。現在村里80歲以上的老人有70多個,大家都說長壽和吃清德鋪紅薯分不開。“借助農交會的展示機會,清德鋪紅薯的名氣已經傳遍山西周邊省份,取得了良好效果。”李小兵說,現在紅薯協會開通了微信公眾號,清德鋪紅薯銷往全國各地。線下與便利超市合作,太原市民可以方便地購買到正宗的清德鋪紅薯。
“今年紅薯從播種到收獲基本上風調雨順,9月初協會起了一些煙薯,管理好的一畝能收8000斤。產量不高的‘西瓜紅’‘哈蜜’也能達到畝產五六千斤。按照今年的收購價算,一畝地村民最少都能入賬七八千元以上。”李小兵說,舉辦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喚醒了清德鋪村這個傳統村落的品牌意識,也悄然改變著許多普通農民的傳統種植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