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放學后托管“5+2”模式,鼓勵教師通過選編、改編、自主創編等方式設計高質量作業……10月10日,迎澤區召開落實“雙減”工作推進會,公布該區將按照“一核兩翼五手段”的思路,通過全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開展優質課后服務兩方面內容,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優化學習方式,推進項目學習。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并嚴格按課程標準組織教學。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落實小學零起點教學。學校不得隨意增減課時,不得隨意加快教學進度、提高教學難度。堅持教學相長,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項目化學習;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用好免費線上資源,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新樣態。
狠抓教學管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學校要制定作業管理辦法,由學校年級組統籌各科目作業總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嚴格落實小學“每周一日無作業”制度。鼓勵教師通過選編、改編、自主創編等方式設計高質量作業。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個性化作業。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學習能力狀況和個體需求,提供不同認知水平的作業供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完成。
探索評價體系,強化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測,提高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和質量。加強考試管理,改進考試方法,降低考試壓力,實施等級評價,堅決克服唯分數傾向。每學年針對四、八年級組織全學科開展質量監測。各校要探索一二年級過程性評價與項目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
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拓寬課后服務內容。全面推行放學后托管“5+2”模式。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在校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授新課。
推進多元化課程進入課后服務,努力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積極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設藝術、體育、勞動、實踐等多元化課程供學生選擇,切實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努力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重點開展書法課程,著力打造迎澤區書法校園文化特色,讓每個孩子擁有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