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工信廳10月29日公布《山西省“十四五”大數據發展應用規劃》。以太原及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為核心,我省將構建“一核雙極多點”發展格局,將山西打造成為數據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數據是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事關山西未來。”省工信廳有關人士表示,“十三五”以來,我省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十四五”,我省處在轉型出雛型的關鍵期,培育大數據發展應用新動能,對于山西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規劃》提出,打造“一核雙極多點”發展格局。“一核”,即以太原及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為核心。綜改示范區已建成全國知名的單體數據標注基地,入駐企業35家,產值規模和從業人員全國領先。在太原及綜改示范區,科達自控、精英數智等數據服務領軍企業快速崛起;長城、華為等知名信創企業落地生根;云時代、百信等省內領軍企業發展強勁。作為核心,要重點依托技術、機構等產業資源綜合優勢,建設面向全省、服務京津冀的綜合型大數據產業基地;構建“空間+孵化+基金+服務+生態”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全省技術創新和解決方案策源地;在數據共享開放等方面開展系統性試驗,形成對全省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效應。
“雙極”,是以大同、呂梁為基礎發展極,打造大同數據資源中心和山西(呂梁)算力中心。“多點”是要建設若干特色產業集群,各市形成大數據特色應用產業發展高地。
山西具備區位適中、能源充足、電價優惠、氣候冷涼等方面的資源稟賦,擁有大數據統籌發展制度優勢、數字化轉型廣闊市場空間優勢和特色數字產業發展基礎優勢。通過《規劃》的實施,我省將形成大數據發展應用新的“加速度”,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領跑的跨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