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業推行新型學徒制,推進企業技能人才培養,發展壯大產業工人隊伍……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技能山西建設的決定》。11月26日,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決定有關情況作了發布。
技能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省委把技能強省、技能富民作為興晉富民的重中之重,創造性地提出了“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戰略構想。今年3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增效工作方案。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省人大常委會依法及時就促進技能山西建設作出決定,把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動,是人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體現,是人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具體行動。
決定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共15條,主要規定了基本原則、職責分工、技能培訓、人才評價、技能競賽、技能提升、技能強企、技能激勵、宣傳引導等內容。
決定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求、滿足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主要包括:對企業職工開展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對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就業重點群體開展通用職業素質培訓、就業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對有創業意愿的勞動者開展創業培訓。
支持企業結合生產經營特點和實際需要,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制定評價標準規范,自主運用評價方法開展技能人才評價。
支持企業圍繞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以生產經營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產業緊缺人才為重點開展培訓。企業聘用的技術技能崗位職工應當持有相應證書。
鼓勵普通高校結合在校大學生專業特點和就業創業需求,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和幫助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證書。
職業院校應當面向企業、社會開展訂單式、項目制等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培訓。職業院校畢業生應當至少取得一個職業技能證書,鼓勵取得多個職業技能證書。
鼓勵社會培訓機構面向城鄉勞動者開展以持證就業為目的的職業技能培訓。
各類用人單位對在聘高技能人才在工資待遇、學習進修、崗位聘任、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獎、科研項目申報等方面,按相應層級專業技術人員給予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