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技能筑夢精彩人生”為主題的第三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省級總決賽開賽在即。目前,我市通過兩屆技能大賽培養、涌現、選拔出的一大批技能人才和并州工匠,正在以“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為引領,為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而摩拳擦掌,專心備賽。今天起,本報推出“并州技能之星”專欄,通過并州技術能手“技能改變人生”的精彩故事,展現他們平凡人生的不平凡。

天氣突然轉寒的周日上午,雖然陽光很好,但冷風在吹,灌進路人脖頸,透心涼。
史博鑫設在城西一處小區內的花藝工作室,因為有了冬日陽光而添了很多暖意。角落里,幾只醒花桶里盛開的洋甘菊、白玫瑰和桔梗,散發出原野才有的清香。
造訪史博鑫,因為她是太原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花藝項目的第一名。想象中,花藝工作室除了滿室清香,還有藝術氣息和浪漫環繞。很意外,第一眼看到的全是“硬貨”:這是電鉆,這是鋸,這是手鉗,各種型號的都有……面對客人一臉的錯愕,史博鑫笑意盈盈地“輕描淡寫”道:如果只是普通的插花,只要剪刀就夠了,但做架構花藝,就得需要這些工具,像個木匠一樣從破料開始。
“其實我進入花藝領域的時間不算長,還不到5年,之前做的是財務工作。”這樣的經歷著實讓人有些意外。從財大畢業后,史博鑫按部就班從事了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后來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去了北京,還是做財務。
在北京的日子,簡單重復。史博鑫給自己找事情充實閑暇,周六日去學畫畫,從素描開始。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人生,從這時就已經開始了“重構”。畫畫學了一年,越學越喜歡。“我是不是該做些能體現自己想法的事情了?”史博鑫所說的“想法”,說白了就是想去創業了。
上網漫無邊際地查資料,最終鎖定了目標。2016年年底,史博鑫決定回太原時,已經很明確自己未來要干什么,那是和花有關的一份事業。“介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要從最底層開始了解。”她先在一家花店找了份工作,從給玫瑰花打刺做起,每天收拾一箱箱新到花品的同時,認識各種花器,了解每一種花的特性和狀態,暗自觀察其他員工的插花技藝,下班后便上網找來視頻一遍遍地揣摩。短短一個月,機會來了。那天趕上節日,店里太忙了,有顧客匆匆趕來急要一捧花束,情急之下,“新人”史博鑫上手了,內心有一點點的慌亂,卻還要故作鎮定,手忙腳亂地扎好了人生第一束花。沒想到顧客捧起花束連連道謝,直說“實在太漂亮了”。
“那個瞬間,特別打動我,一束花能這樣連結人與人的情感,更堅定了我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想法。”一年后,史博鑫已經成了店里的一把好手,從接單到制作,有她在,老板就心安。那時,史博鑫在網上熟悉的架構花藝概念還沒有引入太原,只是每天重復扎著現在看起來很丑的花束。她決定離開,到北京去學習。
短短五天卻價格不菲的課程,在史博鑫看來太值。所走的每一步都有用,跟隨荷蘭著名架構花藝師面對面的學習,讓史博鑫對花藝的認知有了質的飛躍,奠定了她架構花藝的基礎。她曉得了除插花、花束之外,架構已是花藝不可或缺的部分,架構和花相結合,既表達出空間的效果,也融入花的美感,特別考驗花藝師的技巧和能力。尤其是各類花藝比賽,架構是必須項,最考驗創造力。
在史博鑫看來,開工作室可以讓自己更“自由”。她所說的“自由”,更大程度上是學習和創作的自由。第一次獨立制作的架構花藝是一個圓形里有一個三角形,再用松、竹、梅、蘭架構花束,本是練習之作,沒想到拍了圖片發到微信朋友圈后,硬是被人買走了。
第一次得獎,是在2019廣州國際花卉藝術展暨中國插花花藝展上,史博鑫在2米長的空間內,在竹子上用麻繩和上萬個“扎帶”織出貝殼形狀的網,黃色馬蹄蓮、綠色木繡球、紫色情人淚,各種鮮花綴于其上,命名為“生生不息”。藝術展設有1個大金獎和4個大獎,對于初出茅廬的史博鑫來說,能夠獲得最佳特色金獎已是莫大的鼓勵。
再次參賽,便是太原市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創意藝術與時尚類的花藝項目。與創作參展作品不受時間限制不同,技能大賽要求選手快速展示所學,要在規定時間內用規定材料完成命題作品,2個小時,技術能力、創意、想法、時間分配、情緒調節、體力消耗都是考驗。在完成花束、傳統插花和一組“龍城太原”的架構花藝三項內容后,史博鑫獲得了最高評分。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因為花藝的每一件作品都要重新架構,要有新的創意。”史博鑫的工作臺上,靜靜躺著幾根新入的竹子,有些已經鋸開粘合成不同的造型。全省第三屆技能大賽即將開賽,已經下發的技術文件明確了比賽用的架構材料是竹子,會是什么樣的題目呢?“不管是什么,我會全力以赴。”
史博鑫說,取得好成績固然重要,但她的愿望是想讓自己得到更大的提升,因為想來和她學習花藝的人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