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隊 惠及百姓健康 托起健康太原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郜蓉 2021年12月30日 07:27

  12月29日,太原市人民醫院晉源院區的普外科、骨科、婦科、泌尿科、神經外科病區,麻醉手術科同時啟用,實現了“一院兩區”同質化管理、同質化診療、同質化服務,并依托劉允怡院士工作站,吳登龍、童曉文、張云海、梁裕、王蕾名醫工作室專家團隊的一流技術和一流環境設備,讓群眾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國內頂尖的醫療服務。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醫療技術水平的高低,尤其取決于專業人才。近年來,我市堅持“人才強衛”的發展策略,通過吸引、培養、用好、留住四個環節,打造不同層次的人才梯隊,用一個個高水平的人才團隊為群眾托起一個健康太原。

  送出去 自主培養穩隊伍

  “為提升醫療水平,我們率先采取‘送出去’的方法,讓科主任、護士長前往上海、浙江等國內頂尖醫院進修學習,把關鍵的技術變成自己的本事。”作為本地歷史最為悠久的醫院,太原市人民醫院在人才培養方面不遺余力。

  “今天,我跟著老師完成了4臺全腦血管造影手術,‘偷’學了不少,回去后也要在咱院開展。”忙完一天的進修,深夜大家還在工作群交流收獲。3年來,市人民醫院近300人完成高水平進修,并與多家醫院達成長期培訓合作,確保全院中高級職稱、高年資住院醫師進修率實現100%。

  對于人才的培養,太原市中心醫院同樣煞費苦心,不僅通過剛性聚才引進學科帶頭人10余名,更大膽起用有才干的青年骨干。“傷口恢復得不錯,再堅持兩天就能出院了。”“你的情況穩定了,燒也退了,好好休息。”……自從組建中醫肛腸科以來,市中心醫院中醫肛腸科的主任張建華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周末或是節假日。因擅長使用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法,經專家引薦,張建華帶領著原痔瘺科的侯巖、閆平、張晉洪3位同事一起組建中醫肛腸科。“這是一個年輕的科室,希望通過全面培養形成一個梯隊式的人才隊伍。”張建華進一步介紹說,整個科室不僅開創了很多新療法,并在北京腫瘤醫院汪欣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腹鏡下低位直腸癌保肛術,擴大了診療范圍。2019年年底,又聘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李華山教授定期坐診,加速提升醫護人員的技術。2020年年底,該科室有了獨立的病區,床位數再次擴充,醫師團隊又新增了唐蕾、郭強、原兆靖等生力軍,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診療梯隊。

  “全民健康的根本是要將本土醫衛人員的技術水平帶起來,優秀的骨干人才不斷脫穎而出。”市衛健委的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市以培育優秀業務骨干為重點,實施人才培育專項行動。今后,還將與上海市同濟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等一線城市醫療衛生機構聯手,建立我市醫療衛生人才培訓基地,每個基地每年培養不少于30名業務骨干。同時,與同濟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等知名高校合作,開展臨床、護理等高端訪問學者培養,自主培養一批穩定的醫護人才。

  引進來 筑巢引鳳求高端

  12月27日至28日,上海市同濟醫院童曉文教授到市人民醫院出診;12月27日,國內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張新日教授在市中心醫院出診……“沒想到,咱們的專家號越來越搶手,好多都約滿了。”

  人才的培養和成長需要時間,當“送出去”遠水解不了近渴,“請進來”高水平專家更迫在眉睫。市人民醫院嘗試柔性引進人才,吸引專家來院出診。2018年起,該院先后與上海同濟、瑞金、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等合作成立專家工作室,外聘專家參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教學等,與國內一流水平接軌。劉允怡、童曉文、梁裕、吳登龍、賈仁兵、權薇薇……一張張含金量十足的專家名片,迅速為醫院打開了局面。

  2019年4月,“劉允怡院士工作站”正式啟動。當年5月,在團隊專家教授的親自手術和現場指導下,該院普外科完成了一例復雜的肝內外膽管結石的探查取石術。這是“劉允怡院士工作站”“教授名醫工作室”啟動以來的首例合作。有了專家助力,2019年起至今,該院年門診量增長兩成以上,住院手術也大幅增加。截至目前,該院已成立1個院士工作站、近30個名醫工作室,聘請國內知名專家40余人,涵蓋了普外科、內分泌科、婦產科等20余個臨床科室,打造了“家門口的名醫站”。

  今年3月,國內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完成,手術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教授團隊完成。其實在2016年,市中心醫院已經與葛均波院士團隊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只是市中心醫院引進的強援之一。近年來市中心醫院堅持將學科建設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根基,加上今年新評選的5個重點學科,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現有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2個,以及包括69個臨床名醫工作室和5個名中醫工作室在內的名醫工作室74個,形成“名醫、名科、名院”的互聯互通,打造了“家門口的全國名醫聚集地”。

  “重點引進急需緊缺專業人才作為名醫領銜人,支撐相應高水平臨床專科能力建設,打造高質有效的臨床實用人才隊伍。”我市以創建名醫名科為重點,實施高質量人才選用專項行動,用3年時間建設100個市級重點專科,從市級重點專科中遴選有實力的優勢專科、品牌專科再打造10至20個省級重點專科和區域醫療專病中心,從省級重點專科中培育1至2個專科沖擊國家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

  強服務 暖心診治贏贊譽

  其實,對于就醫的群眾來說,療效才是最好的口碑。

  “要沒有梁裕教授,我后半輩子恐怕要坐輪椅了。”高先生提起市人民醫院引進專家看病,滿心感激。高先生騎車不慎摔倒,頭部以下失去知覺。看到幾乎絕望的高先生,市人民醫院多次與瑞金醫院遠程會診,請來知名骨科專家梁裕教授做手術。梁教授耐心與高先生及家人溝通,詳細介紹手術方案。手術后,高先生站起來了。

  “急病要急,慢病要準”,這是老百姓對健康服務的切實需求。市中心醫院則與70多家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對口幫扶合作,發展醫共體成員單位33家;發揮專科聯盟優勢,組織專家開展面向基層的“兩巡一診”活動,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診療活動,提升了基層解決專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

  “實施臨床重點專科群建設,以專科發展帶動診療能力和水平提升。”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我市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特色的學科群,以滿足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診療需求為導向,在市直醫院遴選部分優勢和特色專科,重點培育、建成一批輻射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乃至全省的區域專科專病中心,為廣大群眾筑牢健康屏障。

  短評

  讓專業人才為全民健康護航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關乎千家萬戶,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則取決于人才。新時代要想做好做實人才工作,要求我們實施更為有效的引才舉措,才能集聚有用之才。搭建更有效的人才“試煉”平臺最為重要。令人慶幸的是,我市各醫療衛生機構都走出了“人才強衛”的特色發展道路,借助“名醫工作站”“名醫工作室”等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搭建人才發展平臺,將優秀人才選派到核心科室、技術攻關組、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一線關鍵崗位培養鍛煉,讓優秀人才合理流動起來,真正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徹底扭轉“人走技術就停滯、設備就閑置”的局面,進一步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增強了醫護人員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從而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

(責編:張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葫芦岛市| 宜宾市| 隆昌县| 怀仁县| 禹城市| 南康市| 石景山区| 浦北县| 玉环县| 凤山市| 海林市| 阿拉善左旗| 丹江口市| 鄂托克旗| 松滋市| 巴青县| 西昌市| 黎城县| 安西县| 全州县| 来凤县| 安福县| 临猗县| 贵南县| 定陶县| 鹰潭市| 仁布县| 绵竹市| 麻阳| 桂平市| 体育| 开平市| 锦屏县| 宝鸡市| 怀来县| 镇沅| 普陀区| 房产| 麟游县|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