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兒的日子里,每天跟著師傅打版、裁剪、縫紉,學習制衣技術,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不再像過去每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這是一封來自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的思想匯報。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李俊琳從字里行間中,仿佛看到那個懵懂少年認真做事的樣子,聚精會神盯著針線游走,眼中閃著光,憧憬著未來。“這些涉罪未成年人曾經站在‘懸崖’邊上,要努力把他們拉回來,我們第八檢察部就是‘懸崖’邊上的守護者。”
“他們需要回歸社會”
“在觀護幫教基地的這名涉罪未成年人,是在兩名成年人的唆使、裹脅下實施搶劫的。”李俊琳在介紹案情時說,與成年人違法犯罪相比,涉罪未成年人具有更強可塑性,更容易得到矯治。“對這些主觀惡性不大的涉罪未成年人,需要我們拉一把。”
“在與這些孩子的接觸中,我深深感受到他們的無助,從眼神里讀出了他們回歸正常生活、回歸社會的渴望。”
市檢察院與市工商聯聯合篩選了5家社會責任感強、熱衷于社會公益事業、職業危險系數低、具備幫教條件的愛心企業,成立了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檢察機關根據辦案情況,委托觀護幫教基地對實施嚴重不良行為和檢察機關決定不批準逮捕、不起訴、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開展1個月至12個月的教育矯治。”
在觀護幫教基地,愛心企業會安排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工作人員專門對罪錯未成年人開展價值觀重塑、勞動實踐、職業技能培訓等教育矯治活動。“目前,我們已將兩名罪錯未成年人送至基地,幫教效果還不錯。”李俊琳和同事都期待著他們回歸社會,開啟新的生活。
“一份有溫度的救助”
2021年1月,市檢察院在工作中發現,兩名在押犯罪嫌疑人系夫妻,二人有一名8歲孩子可能是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經過我們與社區核實,孩子由其年邁且無固定收入的爺爺奶奶照料。”李俊琳說,經與民政部門溝通,充分了解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認定標準與救助政策,“孩子的現狀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規定。按照相關救助政策,市檢察院將該線索交由小店區檢察院具體辦理。”市縣兩級檢察機關攜手對孩子和家庭開展多元化救助。
“面對現狀,孩子的爺爺奶奶束手無策,根本不知道該找誰、怎么辦、如何幫助孩子。”李俊琳說,小店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主動幫助收集、遞交材料,填寫申請……多次往返于民政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2021年4月1日,檢察官們給這個家庭帶去了申請獲批的好消息,民政部門每月發放1000元的基本生活補貼。
“突然失去父母的庇護,對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猶如天塌下來一樣。”檢察官們委托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定期為孩子開展心理疏導和情感撫慰,引導其堅強自信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僅如此,檢察官還積極聯系團市委志愿服務者,每周提供一次學業輔導,幫助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點點滴滴的幫扶,最終匯聚成了“一份有溫度的救助”。
“感謝黨,感謝政府。孩子父母犯了罪,沒想到檢察機關卻為孩子做了這么多實事、好事,我們特別感動。”爺爺奶奶說:“一定讓孩子好好學習,長大了回報社會……”
在押人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未成年子女更需要關注。2021年3月,市檢察院與市民政局、市公安局聯合開展看守所在押人員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專項行動,對我市第一看守所、第四看守所在押人員全面摸排,為10名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辦理了救助保障,并聯合會簽《關于落實看守所在押人員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的工作辦法》,使這項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保護未成年人,我們一直在路上”
“2021年,市檢察院與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共同會簽《關于落實教職員工準入查詢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工作辦法》,分批對全市教職員工進行查詢,保障校園安全。目前已對486所學校的5萬余名教職員工完成查詢,并把查詢結果向教育部門通報。教職員工今后入職前都會先開展查詢,最大限度地把‘大灰狼’擋在校園外。”李俊琳說。
臨近年關,第八檢察部的干警們依然在忙碌著。老孟和小李要去未管所與即將釋放的未成年罪犯談話;小紅要對一個涉罪未成年人家訪,進行社會調查;小魏要去送一份檢察建議書……李俊琳也急著趕往市公安局,對一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件報案提前介入。
保護未成年人,檢察官們一直在路上。